对安全”,并且敦促日本政府接受两国的最后通牒。不过相对于眼下的远东危机,欧洲的记者们更关注的海军装备竞赛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在上海进行了一次“潜艇游行”之后,相对于外界众所周知的英德海军竞赛,欧洲的记者对中国海军的发展更感兴趣一些。
欧洲对中国海军发展的兴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尤其是在现在中英关系极为敏感的时刻,英国乃至欧洲都很“关心”中国的海军。虽然欧洲并不是很清楚中国潜艇的发展状况,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在海军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中国的蒙古号战列舰几乎和英国的无畏号战列舰同时服役,这更加让人关注中国海军的下一步发展——当然明天欧洲的报纸上将会有很多海军专家就中国潜艇发表文章,记者们得到老板的授意,更希望得到中国海军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说起来比较惭愧,沈静在海军方面已经很认真的“补习功课”,不过中国海军的发展一直都在谭延闿的直接关注之下,对他这个总理有的时候也是直接绕过——中国造舰系统目前并不是国家说了算,而是谭延闿说了算,这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谭延闿愿意,完全可以指使旅顺和天津设计局将大型战舰设计绕过政府和军方渠道直接交付给旗下的造船工厂来完成,这还是谭延闿名下产业对大型战舰设计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至于中小型辅助舰只,就是连中国海军军方自己也并不清楚明确的发展方向,像潜艇的发展就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与热闹的记者会相比,英国伦敦的内阁会议更加热闹,全世界的外交官们都将目光聚焦到这里,当然与远东危机相关的中国、德国和日本也都在等待伦敦内阁会议的最终消息。事隔七十年后,英国再一次面对讨论与中国是战与和的关系,不过绝大部分的内阁成员都拒绝将这个提案交给议员来讨论,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外交手段体面的解决眼前的危机。
阿斯奎斯主持的内阁会议上争论的焦点并非是日本,而是中国香港的问题——在这里英国可以堂而皇之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抛弃日本,因为所谓的“英日同盟”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至少在政治上是对日本不利的,日本可以得到英国在一些方面的支持,但是在外交上确实沦为英国随意牺牲的棋子。英日同盟和外界盛传的“中德同盟”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都是一强一弱的组合,但国家实力说明一切,在中国的严密打压和封锁下,日本根本无法完成英国交给它的任务,甚至于日本对英国的不平等同盟以谋求庇护恰恰成为中国打击日本的根本所在。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