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二章 爆料(第3/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间的玄妙之处明里是在于美国现在正开工建造的特拉华级战列舰拥有对现在已经完工和再建无畏舰的火力优势之外,也是美国对中国海军发展速度的一种忌惮。

    也正因为中国海军的“精品路线”决定了中国战列舰向防护能力一边倒的局面,在战争中战列舰只要能够修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选择再建造新舰,毕竟战列舰的价格真的是昂贵。西藏级战列舰超强的防护能力将会让现在已经完工或正在建造的战列舰束手无策,加上储备浮力充裕,现有战列舰若是一对一的炮战想要击沉它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是像海参崴大海战那样的十几艘战列舰混战的情况下,凭借空中的巨弹和水下的鱼雷乱拳干沉,不过除了中国在十余年间发生过三次大海战之外,其它国家都没有这样的经验,除了英国之外,其它国家似乎还没有这个实力。

    谭延闿并非想要力保西藏级战列舰在建造过程中完全处于保密状态,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厂区虽然很难让外人混进去,但是各种造舰组件和巨大的设备会曝光这艘战列舰的基本情况。船坞固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外界对里面战舰的神秘,但在海军专家的眼中可以通过蛛丝马迹来进行推算,事实上中国的间谍也是这么干的,只是中国的大型船坞相对本国海军实力来说比较多,其它海军强国多选择在大型船台上造舰,这降低了中国情报人员观察外国战舰的难度。

    好奇心能够杀死猫,中国新型战列舰越是神秘就对外国海军来说诱惑力越大,反之则对外国舰船设计师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尽可能的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本国战舰的各方面性能,尤其是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舰船设计师更是如此。不过就现有技术水平来说,舰船设计师的发挥余地并不大,这就促使设计师在舰船设计环节应用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技术,也逼着他们走上和魏成勋等负责“东云级”战列舰设计的中国工程师一样的道路——在十六寸主炮还没有出来之前,预留设计空间,甚至于一边建造一边等待成熟的主炮出现。

    这种压力已经在沈静八月抵达旧金山的时候体现出来了——在新闻记者会上,美国记者就中国建造新型战列舰的传闻向中国总理提问求证,沈静明确的给出了回答,但是在记者提问涉及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时候,他却沉默不语。只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就中美两国太平洋海军装备限制条约沈静做了宣传,并且在话中隐晦的提出是由于美国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个条约付之东流。在沈静的回答中,美国记者们似乎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直接将炮弹打在了作陪的美国国务卿身上,弄得场面极其尴尬。

    尴尬的人还在后面,罗斯福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麻烦,甚至都牵连到塔夫脱的身上。关于中美两国协商太平洋海军装备限制性条约消息一出,美国舆论一片哗然,因为美国去年年末建造了三艘特拉华级战列舰是使美国海军军费创造新高的“罪魁祸首”。大多数美国人可对海军竞赛没有多少兴趣,在看到欧洲大陆英德海军竞赛的场面后,甚至是反感的,这也是罗斯福总统在说服国会通过第三艘特拉华级战列舰建造费用时如此费劲的原因——太平洋和大西洋为美国的国防提供了巨大的安全保证,美国人在这种和平的氛围下孤立思想占据主流。

    美国的各大报纸都将注意力转移到到访的中国总理身上,关于中美两国在太平洋海军装备限制性条约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由于1908年美国海军军费开支庞大,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就是共和党内部对罗斯福的海军主义都存在很大的怀疑,更不要说共和党的死对头民主党了。对于中美两国太平洋海军装备限制性条约,美国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欢迎的,因为十年前的美西战争西班牙海军的实力太弱了,而这十年当中中国和周边国家打的几场海战都不是美西战争所能够匹敌的,加上中国海军恐怖的发展速度,在得知这样一个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