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章 连横合纵(第3/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中国也会从这种技术交易中获取无比的好处,事实上中国造舰已经采纳英德两国之长走出了自己的风格道路。这种中德密切联系直接会影响到越来越紧张的欧洲局势——德国一次开工建造四艘无畏舰本身就说明它要在海上挑战英国的权威,这是英国所不能忍受的,换句话来说德国造不造无畏舰便是欧洲未来走向的一块试金石,结果现在已经朝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从这两年中国的表现来看,英国当局已经认识到对于中国恐吓是不管用的,那个年轻的独裁者根本就不畏惧战争,甚至英国当局在揣测中国的独裁者还希望中英之间能够有一次像中俄战争那样烈度并不大的战争。对此英国当局对远东问题是十分担心的——香港已经成为英国的鸡肋,如果不把香港交给中国,那中国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倒向德国,这对英国是得不偿失的,不知不觉中英国当局高层认为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解除历史上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在香港、西藏等问题上让步来修补中英关系。

    1908年六月,就在美国陆军部部长塔夫脱第二次访问中国离开后的第七个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沈静乘坐蒙古号战列舰,带着两艘天津级装甲巡洋舰和六艘平阳级驱逐舰前往美国做友好访问。沈静这次不仅是出访美国,在旧金山与美国政要和华人代表会谈后,他还要顺道前往智利然后绕过和恩角访问阿根廷、巴西、再前往美国纽约拜访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后横跨大西洋前往欧洲访问英、法、德、西班牙、意大利后在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前往南洋会见南洋华人代表,最后返回本土。

    毫无疑问,沈静作为中国政府的二号人物、谭延闿的头号心腹,他的这次出访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次环球出访各国也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十年前李鸿章应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邀请也做了环球访问,但是那次访问李鸿章是作为一个任人宰割的弱国高官访问各国列强,显然没法和沈静这次出访相提并论。

    中国外交部对外通报了总理沈静的行程后,各国政治分析家和报界的记者们纷纷在报纸上撰文评论中国总理此行的意义。当然有心者很清楚的明白这一系列的行程中,恐怕就是“华人”、美国、英国、德国这四个关键点,联系到英国当局政界要人诸如张伯伦、爱德华·格雷等人在公开的演说中对中英关系的焦点香港问题的言论,英国政府很可能会趁这次中国总理环球访问之机为中德关系蒙上一层阴影——英国当局也许会将香港当成一件商品,以此来交换中国和德国的友谊,就像英国用澳门事件来换取了中国两年之内禁止向德国出口战列巡洋舰及其相关技术一样。

    不管是英国、美国还是德国,这三个国家对中国都有一定的期望,希望从中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作为一个“独裁者”谭延闿是很难离开中国的,总某种意义上而言沈静的这次出访实际上就相当于中国元首出访各国。这几年尤其是中俄战争过后,各国列强就一再提高其在中国公使馆的级别,同时也开始对派出更加专业的谍报人员伺机窥探中国机密,甚至还有专门研究中国的政治分析专家。通过公使馆来接触中国自然要比会见中国元首本人取得的效果差很多,沈静有代表谭延闿的资格,很多问题上都可以不用通报国内通过短期谈判便可以解决或者是给出一个意向,这种作用更为各国政府所看重。

    当然在沈静出访各国的背后,所有人也意识到这是中国彰显国力的一次环球出访——沈静是坐着中国最强大的战舰出访的,而且天津级装甲巡洋舰和那个在各国海军标准中怎么都可以称得上是轻型巡洋舰的平阳级驱逐舰,这些战舰就是中国海军浓缩的精华。彰显国力震慑对手的最好办法便是军事威慑,这支舰队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贵在“精悍”二字,代表了中国造舰的巅峰水平,也是向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列强国家显示中国力量的绝好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