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五章 发难(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尊毛奇铜像摆放在中德合办的高级军官学校主楼的大厅中供人瞻仰,连学校的名字都给改了——当然学校改名的事情已经通报给德方,德方自然表示欢迎。

    今天亨利亲王等一行德国代表团的重要人物全部到达这所设立在北京郊外不远的高级军校,参加由中方举办的盛大开学庆典——这所高级军校中有六成的富有经验的德国军事教师来华任教,根据中方的要求德国总参谋部每年都要派出一定数量的参谋军官来校讲课,而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学员都是在中国军队中服役三年以上的团级指挥官,只有不到两成的学员是国内各地军校选拔出来的学生。这所军校的性质就决定了这里将会成为中国中层军官通往高级军官之路的必经“站点”,德国对于中方如此慎重的安排而感到吃惊,亨利亲王在得知情况后对于中方的邀请自然是欣然而往。

    在谭延闿和亨利亲王分别发表致辞之后,俩人亲手揭开了铜像上的红绸布——一个身着将军大衣、头戴一顶普通的军便帽、嘴里衔着香烟散步的老人。毛奇的铜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古典哲学家,德国一向“盛产”哲学家,不过这尊铜像正是毛奇晚年时的形象,这位执掌德国总参谋部三十余年的伟大将军送走了两个德国皇帝,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控制着闻名天下的德国总参谋部的大体运作方向。

    正当谭延闿和亨利亲王在毛奇铜像旁说着一些关于毛奇趣闻的时候,一个身穿海军将服的军官匆匆走到他的身边,低声在他的耳边说了两句,谭延闿听后眉毛一挑对亨利亲王说道:“亲王殿下非常抱歉,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我是不应该处理别的事情的,不过现在大海上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件急需要我来做决定,希望亲王殿下能够理解……”亨利亲王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但是他知道事情的轻重,于是大度的表示谭延闿不用表示歉意,德方完全可以理解。

    昨天晚上,由北洋号战列舰带领上海号、济南号和奉天号三艘装甲巡洋舰从旅顺出发,于早上在日本海与两艘日本装甲巡洋舰碰头,按照国际惯例北洋号战列舰率领的舰队向日本鸣放十五响礼炮,而日本却回应了十三响——这次事件是中国情报组织插手其中,中国海军释放礼炮的操作步骤完全是由他们经过仔细研究后一手制订的,无论从声音响起的次数还是释放礼炮腾起的烟雾都是“十三响”,而事实上确实十五响。

    在海上两国海军战舰相遇释放礼炮表示尊重礼仪,一般而言是数目对等的,而判断对方礼炮响数最可靠的便是释放礼炮所腾起的烟雾。谭延闿提出要制造中日海军摩擦,情报部门自然要根据这一指示来制订行动计划,想来想去在礼炮上下功夫代价最小而且也是最容易得手——日本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在中国海军编队上居然还有两组摄像人员,他们是要拍摄中国海军海上训练的纪录片,这也是情报部门安排的,为的便是留下铁证让日本人服气。

    日本海军在看到中国海军编队上的“十三团”烟雾后,便也紧跟着鸣响了十三响礼炮,不过令他们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中国海军旗舰发来信号询问日方鸣响了多少响礼炮,日方回应是十三响。随后中国海军战舰编队立刻脱掉炮衣,主炮塔开始转向瞄准日本的两艘装甲巡洋舰——中方用旗语发信号说自己鸣响十五响礼炮,日方没有给予中国足够的尊重,日方必须要补放礼炮并且对中方道歉……

    与谭延闿的猜测相反,英国并没有放弃日本这块鸡肋,而是真的和日本缔结了秘密条约,这个条约针对的便是中国。如果放在其它日本海军普通舰长身上,会仔细考虑这次事件,虽说不可能对中方就这么容易服软,但是只要维持住面子补放礼炮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两艘日本装甲巡洋舰正是从英国订购的新锐装甲巡洋舰,作为英日秘密同盟条约的知情者,东乡平八郎的继任者日本海军司令伊集院五郎在此时做出了错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