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前清继承的兵工厂大多还沿用以前的名字,不过建国后也涌现了许多诸如隆盛机器厂、保定军备制造厂等大型兵工厂,和国有兵工厂不同,它们后面都用“厂”,而国有的兵工厂都用“局”,这也成为为共和国国防部提供武器装备民间兵工厂和国有兵工厂之间明显的区别。不过真正能够排得上字号的民间资本成立的大型兵工企业,几乎背后都有谭延闿资本的身影。
对于谭延闿资本逐渐成为中国陆海军军事装备的供应大户,中国海陆军将领心中都很清楚,他们对此要么是什么都不想,要么就算想想也是可以理解——在中国有谁敢这么大胆直接投入巨资进入兵工行业,不说其中的政策风险,就是单单钱和技术的问题就足以让有这个胆量的富豪望而却步。谭延闿拥有的不仅仅是金钱,他的手中还掌握着大量的技术专利,尤其是陆军军事装备专利更多,大部分都是谭延闿自己的,少部分可以通过与军事技术强国进行交易得来,海通厂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海军军事装备,其技术来源基本上都是通过专利互换得来的。
也正是因为谭延闿的特殊地位,他建立众多军事重工业企业,旗下的江南造船厂、隆盛机器厂外加海通厂都是与海军密切相关的重工业企业,至于汉阳钢铁厂更是海陆通吃。在战舰制造行业,除了江南制造局提供主炮和天津机器局提供小口径舰载火炮之外,谭延闿名下的工厂几乎就可以独立建造北洋级战列舰这样的世界先进大型战舰。
“不知道总统能够支持海军到什么时候呢?!”大战之前,邓世昌心中满腹惆怅想的最多的还是谭延闿,在经历几十年的海军生涯后,邓世昌的生命已经离不开海军,而中国海军发展的命脉就握在谭延闿的手中,不管是行政上还是实际制造上,中国海军可以没有邓世昌,但绝对离不开谭延闿。谭延闿对于海军的态度表面上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邓世昌觉得这比五年前要冷淡多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