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正确的,要知道‘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可是……”
谭延闿打断沈静的话说道:“文渊兄,没有什么‘可是’,而是必须!我们拥有很多这方面的人才,要知道从我任直隶总督以来,每年都会向国外派遣不下三四百人次的考察和学习,我们实力越强派出去学习看看这个世界的人也就越多,这都是我们的资源。以前国内的这些小政党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成不了气候,但是以后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声音会越来越大。我们倒不如现在未雨绸缪及早的入手来尝试,要知道在中国谁也不会比我们更有资源,只要我们想去做并且认真的去做,那我们永远都会跑到最前面,无论是军政时代还是以后的政党政治时代!”
在谭延闿看来,中兴会要想走向强大,那肯定是要依赖海外华人的力量,不过自己在这方面一点也不逊色于中兴会,毕竟自己这里才是“正统”,中国人的“正统情结”不是中兴会的两片嘴皮子能够说动的。现在谭延闿政府已经得到了各国列强的承认,中国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留着辫子,不过海外华人基本上全部都将辫子剪掉了——以前海外华人顾忌清政府会以此来不承认自己的国籍问题,涉及到落叶归根,所以仅有少部分华人才会剪辫子,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和美国就在美华人地位、国籍问题展开相关谈判,至少兴中会已经失去了对在美华人的吸引力。
和兴中会接触不过是想要降低战争对广东的创伤,同时也是降低国外列强对中国干涉的风险——广州和香港是紧邻,英国人已经数次提出拓展“界址”,但从清朝时代到现在都被拒绝。谭延闿相信革命党军队绝对打不过萧轩的政府正规军,但是炮火会让英国人得到借口,联系到中英关系现在的微妙状态,英国人借此生事也是在两可之间。
有了伍轩仁充当中间桥梁,中兴会很快便给予了回复,将会即刻派出得力人选前往北京和政府展开谈判。不过令谭延闿没有想到的是,中兴会内部也因为自己的接纳而产生了一定的裂痕——中兴会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类似西方的国家体制,但是清王朝被谭延闿反手之间覆灭,这让中兴会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而在广东和政府军对峙的革命党军队也是进退两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绝对和中兴会的重要支持者檀香山的众多华商利益相违背。
现在中兴会中有一种想法便是清王朝已经被灭亡,而执政的又是汉人政权,兴中会到底还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以孙文为首的一派认为即便清王朝不存在了,那兴中会也要作为一个政治力量回到国内来发展,将来会得到执政的机会;而另外一派则不愿意这么发展下去,他们前进的动力已经消磨殆尽,也不想承担相应的政治风险。
兴中会内的两派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分歧,但都必须要完成一件事——谭延闿政府是如何看待兴中会,又该怎么在广东收场。仅凭伍轩仁的回复就解决了兴中会的头等难事,可以展开谈判,就广东的未来达成一定的协议,而兴中会在达成协议之后便可以回归中国,这使得兴中会内部的局势更加明朗起来,虽然主张离开的人不多,但这是兴中会成立以来退出人最多的,而剩下来的则希望在和政府谈判后,进入中国政界谋求发展。
谭延闿心中想的不错,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势力能够和他相提并论,他所掌握的资源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兴中会存在着严重的经济问题,经费非常短缺,而江浙一带以地主和民族资本商人联合在一起的小政党缺乏长远的目光,也没有足够的政治经验,只有谭延闿创立的北洋团体无论在财富、人才等方面能够称雄。只要谭延闿能够想到并且去做,那什么都不会晚,因为他的资源最丰厚,同时也知道该如何利用手中的资源,即便在政党方面从经验等各个方面和外国列强相比差得很远,但是在国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