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章 讨价还价(第1/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讨价还价

    魏源等专家是紫禁城的第一批临时住户,同时也是紫禁城所接待的最后一批住客,这里将会成为一个大博物馆,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接待外人入住。大清王朝在谭延闿攥紧的手掌心中轰然倒塌,王朝皇权虽然没有了,但是维持过去皇朝奢侈生活的种种部门依旧存在,不说别的,光是服务于皇帝一家的数千太监和宫女便是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

    谭延闿对这些昔日服务于皇朝的奢侈生活的部门没有放任不管,拥有前生记忆的他知道这些部门是多么的宝贵,很多传统的技艺就是在乱世中流逝掉了,他有这个能力将它们保护起来。当然谭延闿是不会做出让一群人带上假辫子搞什么“祭天”、“祭祖”仪式的——这些是满族人的仪式,它并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充其量不过是像傣族的泼水节一样的水平。一直很让谭延闿非常疑惑的是,前生记忆中的中国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使中国人彻底剪掉了辫子,但不用五十年电视电影中就到处充满了“辫子的怀旧”,他就绝对不会让中国人再带上一条假辫子,这东西本来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自己努力推翻这个腐朽朝廷的一种嘲讽和否定。

    正如谭延闿预料的那样,皇室生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为神秘的,中国人掌握财富的能力也着实的让人感到惊讶——“御膳房”几百两银子,甚至是上千两银子一桌的“皇帝宴”甚至需要排队预约等上半个多月才可以排上号,各种宫中的养生方法也是极为火爆。至于紫禁城已经开始开放其中的一部分,不过每天参观的人数还是被严格限制,包括在龙椅上身穿皇袍照张相要花费十两银子的高昂价格,照样被前来参观的人所无视。

    不光是北京,几乎全国各个重要城市并没有因为清王朝被推翻而遭到重大破坏,相比之下折腾了半个中国最后人数减少五分之一为代价的太平天国还没有怎么样,在其活动的区域便是处处焦土,与之相比谭延闿近乎“和平演变”方式的政变使得中国并没有遭受大革命那样血与火的考验。

    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九零一年春天,但是在农历上这属于庚子年的腊月。一月十五日,北洋海军用猛烈的炮火轰击了釜山港,这里是日军最后的据点,在汉城大战之后,日本残余军队和釜山守军加在一起不过才三千多人,而他们要面对一万多装备精良的北洋陆军,同时也要承受杀进釜山港的北洋海军大口径舰炮的射击。

    北洋海陆两军毫不吝啬的用炮弹将小小的釜山港变成了一片火海,因为是在朝鲜作战,北洋陆军根本就不在乎日本据城而守怕伤到城内平民,日本驻朝鲜陆军在杨超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举起白旗投降,这就让北洋海陆两军的火炮有了发泄的理由。

    在猛烈炮火的洗礼下,釜山港变成瞬间变成了废墟,这倒不是炮弹的威力够大,而是因为釜山的房屋大多都是木质,被火炮一炸便燃起了大火。原本准备冲锋的北洋陆军在面对这样的大火反倒一时无法进攻,只得等火势稍小之后才以入城式的方式进城。

    釜山港的日军覆灭之后,谭延闿向日本政府发出了最后的通牒,要求日本投降,否则便炮轰日本本土,并且派遣陆军在其本土登陆。日本上下举国皆惊,就在农历春节这一天,北洋海军在龙旗号和镇远号的带领下炮击了日本下关。

    说实在的,谭延闿并没有做好用陆军登陆日本本土来解决战争的打算,不过为了配合外交讹诈,谭延闿将在湖北聚集起来的六万旧式军队用火车运送到了天津。这些旧式军队是经过严格遴选之后的精壮,本来打算在湖北接受整编训练成为四个师,结果为了充数制造战争氛围,被谭延闿发了军服和枪械之后,便开到了天津,小站兵营容不下这么多的士兵,便在天津走个过场用火车疏散到胶州湾和威海卫,向这些港口集中大量的陆军本身就是表示谭延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