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六章 户口(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像德国等陆军强国在陆军军事训练成军的时间一般都为三年,而北洋陆军从新兵到成军基本上为一年,这自然和中外国情不一样,能够和中国在远东打大规模陆战的,也只有日本,至于俄国等它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好了才会在陆地上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

    中国周边没有像德国那样陆军强大的没谱的列强国家,所以加强训练质量一年成军也没有什么,至少对付日本陆军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现在朝廷明显是对自己的扩军行为已经感到越来越不耐烦,连“李鸿章北洋余孽”的口号都喊出来了,这就非常的不正常。而谭延闿也希望在财政并不宽裕的前提下,加紧训练走精兵之路,一旦有事可以迅速扩军,这除了可以避嫌之外,也可以减轻来自朝廷的舆论压力,召开陆军会议的缘由也正是在此,所谓一人智短众人智长,集合这些高级军官们帮他都想一想办法,也许可以走出另外一条路来。

    召开陆军高级军官会议一方面自然是可以集合众人才智为北洋陆军走向强大提供更多的方法,另外也是加强谭延闿和留德士官系之间的关系——自从甲午年大战之前谭延闿将这些高级军事人才送到德国留学开始,数年来他一般都是和留德士官系中的人单独见面商议事情,想到当年还是总督府侍卫队的时候,那几乎是天天都和他们在一起。关系是靠经营的,谭延闿已经明显的感觉到留德士官系内部的思想变化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还要快。这个时候为了避免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大家找个借口坐下来聚一聚加深一下关系,相互了解,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张之洞自强军的“户口问题”在得到了谭延闿的承诺之后,作为交换,张之洞也承诺对谭延闿的北洋陆军改革提供支持。不过谭延闿除了简要的介绍了几条还并不成熟的改革方案之后,并不懂军事的张之洞已经被他糊弄的成为一只只会点头的锦鸡——所谓的北洋陆军改革方案还是没有影子的事情,这完全要看北洋陆军会议开的怎么样才能定下来。不过有一条关于海军和陆军方面的问题倒是提前定下来了——海军和陆军所使用的火炮将会做出改革,根据目前北洋海陆两军包括各种口径的海防炮在内,将会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实现炮弹规格化,以便减轻后勤的压力。

    当年甲午大战的时候,在谭延闿的鼓动下,李鸿章一不做二不休用借款购买了“海”字号战舰,其中原舰卜拉德上面的四门二百三十八毫米主炮着实让负责生产炮弹的天津机器局伤透了脑筋。在一年内,这四门“口径怪异”的主炮所使用的炮弹都是进口的,好在这艘战舰并没有参加过实战,只是参与演习,弹药消耗量并不大。后来更名为“海天”的卜拉德成为海字号战舰中第一艘进船坞中大修的战舰——最重要的工程便是将其四门二百三十八毫米主炮更换成为八寸主炮,替换下来的四门主炮成为旅顺海军基地的岸防炮,其弹药生产最终也没有实现国产化。

    主炮口径标准化无疑有助于提高平时训练和战时弹药补给的效率,以及炮管、弹药的采购与补充。在这点上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可以获得很大的好处,甚至还可以具体到目前陆军所使用的步枪口径上,当然在北洋内部海陆两军的步枪口径都是统一的七点九毫米弹。而其他地方军队所使用的步枪口径花样可就多了,就像当年谭延闿从胡橘棻手中接过新建陆军的时候一样,从十六毫米到七毫米差不多将近十个规格。面对这样的情况,谭延闿可以想象在朝鲜的北洋陆军当年败给日本人的时候也多少有这方面的原因——仅仅步枪子弹就有十来个规格,这足以让最优秀的后勤官崩溃。

    现在上海机器局对于生产大口径火炮的技术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那四门从海天舰上拆下来的“非主流”主炮已经被当作废铁回炉,代替它们的是最新生产的十寸火炮成为新的岸防炮。从这四门火炮的经历来看,北洋海军早就有在潜意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