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速都保持在二十节,唯一不同的是一种使用六门十二寸主炮,另外一种则是八门十一寸主炮。
无论采用哪种主炮设计,它们的射程和威力都要比日本的富士和八岛两艘战列舰上的三十倍口径舰炮要大的多。根据可靠情报,日本在英国正在建造中的“三笠”级战列舰因为经费的缘故所采用的主炮倍径依然还是三十倍口径,这对北洋海军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消息。
“魏大人,这两份战列舰设计方案我个人是非常满意的,不过你也知道我手里只有一个女儿不可能同时嫁两夫……呵呵,北洋的造舰经费有限,必然会淘汰一种设计方案,你们这些造舰专家正好都在这里,你们更倾向于哪种?我相信曾大人也有自己的意见,北洋海军那边是怎么看的?!”
魏源已经年过五十,在谭延闿的眼中是一幅标准的教授形象——严肃、冷静,还有那么一点点懦弱的感觉。面对权利者,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心中有种本能的惧怕,尽管谭延闿以前在旅顺的时候经常和他们接触,从内心中谭延闿也算是个知识分子,只是环境逼迫无奈,才走上了权力的道路。
本质上谭延闿也希望做一个潜心研究的知识分子,他也希望能够将胸中的医药学知识发挥出来。就像他曾经和沈静与唐博文发过的感慨一样:“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没有太多的选择……”走上权力道路他心中并不后悔,也正是因为他心中的知识分子本质所致,他对于权力虽然渴求,但权力在手中不过是一件工具而已,还不致于让他像慈禧太后那样沉迷于其中。
“谭大人,对于龙旗级战列舰的改进设计,无论我们旅顺造船所内部还是北洋海军的内部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两种设计方案在航速和装甲防护方面都差不多,我们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对一些指标都进行了保守估算,比如航速方面等到试航的时候满功率运载可能会超过二十节……它们的区别就在主炮,卑职对军事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大人翻译的外国海军著作卑职也看了不少,可是总不得其中要领,恕卑职无法从中决断……”魏源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造舰是知识分子的事情,而怎么使用战舰是军人和政治家的事情,谭延闿对此也是颇为理解。他问这个问题不过是想活跃一下他们之间的谈话氛围而已,并非需要这些造舰专家给他提供一个准确的答案,只是看魏源的样子,谭延闿知道自己说个笑话来调节谈话气氛的努力算是白费了。
谭延闿说道:“魏大人应该知道战舰,尤其是先进战舰在现在世界海军界而言最容易过时,由于技术的突飞猛进,会使得有些战舰还停留在造船台上的时候便会面临过时的危险……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到了,不过我还是想要向魏大人咨询一下,这两种设计方案在设计的时候都留有改进的余地了么?比如说上海江南制造局可能会研制同口径更大倍径的舰炮,还有你也知道在济南正在建设的火电厂使用的蒸汽轮机,也许有一天蒸汽轮机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小型化后可以安装在战列舰上……”
魏源调整了一下坐姿正色说道:“这些预留升级也是归为战舰设计当中,不过谭大人有所不知,舰炮和动力系统可能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降低其分量,当然这种革新都是非常重大的,至少舰炮想要让它变轻非常难,但是从旅顺造船所和隆盛机器厂对动力系统的革新方面可知,大功率蒸汽机未必是和其功率增长而体积变大……因为这两个方案是根据龙旗级战列舰改进而来,所以我们在按照海军要求增强其火力的同时也考虑到日后改进所需,是以将其排水量定为一万七千吨,就是存着这种打算……”
“这样一艘战列舰耗资多少?”谭延闿站起来拍拍图纸问道。
魏源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十二寸主炮设计方案的造价差不多在五百八十万两白银左右,十一寸主炮设计方案的造价在五百五十万两左右,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