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自然不愿意冒险。
就那些旧式军队而言,就算手中使用的是九三式步枪也不过是“双枪老太婆”而已,根本不是谭延闿麾下新建陆军的对手,胶州湾一战武卫右军的名震天下,虽然击沉德舰的荣光都让北洋海军给抢跑了,但是武卫右军摧枯拉朽的击溃德国陆军也让其成为众多中外报纸关注的焦点。
谭延闿想要列车炮或是攻城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不愿意看到太多的流血,想要凭借武器巨大的优越性来迫降对手,如果迫降不成就算正是攻击,大口径火炮所带来的震撼力对于没有见过“多大世面”的旧式陆军恐怕就不是“震撼”的问题了。
唐博文听后点点头说道:“这不成问题,关键你必须将经费落实下来。听说隆盛机器厂最近开始生产火车头和车厢了?你的动作可真够快的,关于列车炮的问题可以让隆盛机器厂和上海江南制造局那边相互接触一下来协商制造。就我看来一百五十毫米的列车炮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但是一旦炮口直径在六寸以上,达到十寸甚至以上的水平,那对列车而言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是以我建议这列车炮不要一上来就好高骛远,你也不要指望我一下子就拿出十寸的列车炮……”
“目前来看六寸列车炮就已经可以满足陆战的需要了,将来把铁路修到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海军基地,如果有战事发生,像旅顺和威海卫或是胶州湾,在地面上有列车炮配合为新军提供重火力支持,第二年就无法对其形成陆上包围,炮台的安全性将会大大提高……至于十寸列车炮是部署在海军基地内部的,你也知道胶州湾这样的事件说不上什么时候会发生,我可以躲过第一次,但是不可能每次都有这样的准备,所以你就对此多费心吧!”谭延闿笑着说道。
“这就要看你的隆盛机器厂有多大本事了,只要提供的基座可以承受,一个月之内我就可以交货……”唐博文笑着说道。
海面上三艘线条非常流畅的大型军舰劈开波浪快速前进着,周边还不时的看到渔船出现,但很快便被这支舰队甩在了身后。
“大人,现在距离广州府还有一百八十里,目前航速为十五节……”
邓世昌听后收起望远镜转身说道:“传令给通信舱,让他们再次向威海卫发报,告知我们的位置!”
“正卿,你说这次威海卫那边能够收到我们的发报么?!”李鸿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也进入了驾驶舱。
李鸿章在完成中德谈判之后,便要乘船南下前往广州继任两广总督,不过他却拒绝了谭延闿为其准备的豪华客轮“海晏”,偏偏挑中了龙威舰。一直以来龙威三舰基本上从来不单独行动,一旦需要检修也是一艘一艘的进入船坞,而另外两艘则在船坞所在的港口附近海域游弋。李鸿章挑中龙威舰,谭延闿也不好搏其面子,在中德谈判中李鸿章出力甚多,不仅与翁同龢代为周旋,还在慈禧太后面前多加美言,尤其是在胶州湾谈判期间,更是替谭延闿坐镇北京顶住了压力。
李鸿章要求乘坐龙威舰南下,谭延闿可以理解这位前北洋大臣的心情,遂批复北洋海军由邓世昌率领这支舰队南下,除了送李鸿章平安到达广州之外,还要趁此远航的机会来锻炼水兵模拟作战,再者还担负了特殊使命——对最新改进的无线电电报机进行测试,看看无线电电报机的发报距离有多远。
对于李鸿章,邓世昌的心情颇为复杂,以前李鸿章执掌北洋大臣之时,做为北洋海军主力战舰管带,他没有少见李鸿章,可也是这个老人在甲午战争开战前拒绝了他所提出的设立代理旗舰的建议。可悲的是战争应证了邓世昌的担心,在大东沟海战中定远舰信号索被击中无法执行旗舰的功能,在指挥上北洋海军陷入了混乱之中,这也是那场海战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人,末将不知!不过上次的发报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