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最主要的产业生丝和纺织品因为抵羊纺织厂的打压,使得国内财政日趋紧张。尽管日本不断的在增税,但是国家财政状况一直没有好转,反而日趋严重,最近为了发展海军日本在美国征募的六千万日元的公债计划也因为国家信用的降低和国内政局的不稳而流产。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这两年日本已经有二十多家银行破产倒闭,对于海军这么昂贵的军种而言,日本现在是有心无力。
刚刚击退了德国人,同时也使得不太安份的日本人老实了一些,不过谭延闿了解这个民族的冒险精神,说不上什么时候就突然给自己来一下子,再加上北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俄国佬,眼看就要邻近寒冬,俄国人再一次申请俄国远东舰队进入旅顺港过冬。谭延闿当然不会让一直对旅顺港有着某种不良情节的俄国人进入旅顺,而是通过谭钟麟将其安排到胶州湾去过冬,一方面胶州湾并不是俄国的最佳选择,另外就是在那里德国人刚刚吃过亏,面对中国炮台的威胁,相信俄国人会三思而后行。
现在的潜艇又不是后世的核潜艇造价高的让人难以忍受,价格上的“平易近人”技术上应该要求的门槛也不会很高——潜艇不需要厚实的装甲,也不需要昂贵的蒸汽机和锅炉,更不需要大口径的舰炮,在建造周期上更不会像巡洋舰那样动辄一两年。谭延闿相信以北洋造舰系统的实力,只要弄到国外的潜艇技术完全可以自己大规模建造潜艇——他需要的不是一两艘,而是二三十艘,这么多的潜艇布下口袋阵,一旦像战列舰这样的大家伙进入埋伏圈就聚而歼之!
“想到就必须做到!”这是谭延闿一向的行事准则,尽管在这个时代即便如他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说要讨好慈禧太后等等,甚至还要为了避免某种可能而在外交上采取让步措施,比如对德谈判,但是一艘潜艇的造价绝对不会高于三十万两白银,如果运用得当,只要两三枚五百毫米的鱼雷便可以轻松的解决掉一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这个诱惑对谭延闿而言不能不大,而且他也明白德国能够在一战中将海军实力大过它两倍的英国搞的焦头烂额并非是巨舰大炮,而是潜艇,不过谭延闿不是德国人,一旦他要想用潜艇就必须是海量的——“敌人如果有一艘战列舰,那我们必须有五艘以上的潜艇来击沉它!”谭延闿仅仅的攥了攥手。
在原本坐镇旅顺造船所亲自督造靖海级巡洋舰的唐博文接到谭延闿的电报匆匆登上开往威海卫的镇远舰之时,谭延闿也开始搜集全世界范围内有关潜艇的一切消息——潜艇可不是战列舰,这玩意好像除了个头和动力之外,几十年都未曾发生过太大的变化,如果是大型战舰的话,谭延闿还可以向他的军工专家灌输背负式炮塔、飞剪首等等外形概念,但是潜艇他却无法给他的军工专家以更好的意见,与其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如从国外购买几艘现成的先进潜艇回来研究一下。
唐博文乘坐的是北洋海军的镇远舰,根本没有客轮所需要的时刻表,正好赶上镇远舰要进威海卫船坞进行火炮改造,在接到谭延闿的电报后,镇远舰在他一上舰之后便开始起锚前往威海卫——这就是军方所能够提供的特权了,只要有切实需要,谭延闿可以借用北洋海军的战舰当客船用。不过在这个时代中国的铁路交通网还谈不上完善,即便乘坐军舰前往威海卫,但是从威海卫到济南府这段距离还是需要乘坐马车来完成——这也就催生了谭延闿想要将铁路修到山东来,以济南府为核心,用铁路连接威海卫和胶州湾两大军港,一旦有战事发生,陆军可以乘坐火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增援。
“潜艇啊?这东西我在美国的时候就听说过,因为我的母校就是耶鲁大学,早在一百二十年前耶鲁大学的一个毕业生好像是布什内尔的人就造过一艘原始的潜艇,当然具体情况我不清除,只是那艘潜艇袭击了当时围困纽约港的英国舰队,被英国巡逻艇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