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四章 扶植(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工业尚处于一片空白的时代,容闳的努力无疑是高瞻远瞩的,而他的大名也被谭延闿所熟知。在构建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计划中,谭延闿自然也不会忽略了这个被后世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先生,鉴于他在江南制造局的功劳,谭延闿也是委托容闳先生利用美国的人脉帮助购买工作母机。

    不过与曾国藩和李鸿章不同的是,谭延闿购买工作母机创建大隆机器厂最原始的动力就是发展民用制造业,当然这对发展军事重工业的推动也少不了。由于抵羊纺织厂在纺织行业的成功,使得中国有志于工业的富商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们没有谭延闿这样雄厚的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在钢铁冶炼等重工业行业投资运营,便将目光转向了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在沿海像上海、广东、天津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里面,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纺织行业的工厂成立,中国民营资本对于机器,尤其是纺织行业机器需求量极高。

    通过这次够买机械设备,谭延闿和容闳建立了联系,在谭延闿的支持下,容闳得到了充足在资金,而且谭延闿也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只要是容闳认为西方工业界出现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不管价格高低全部买下来。同时容闳也可以用这些资金来拓展他在美国的人脉,包括留学生、商业合作等方面拥有很高的自由度。

    正是因为汉阳钢铁厂可以自己来生产最优秀的战舰装甲,使得谭延闿抛弃了钢面铁甲和哈维热德钢装甲,决议以后旅顺造船所所建造的所有战舰都使用克虏伯装甲。不过在张之洞的两艘巡洋舰订单到手后,此时的谭延闿反而觉得这份订单有些扎手了——毫无疑问,先进的东西肯定要贵上一点的,克虏伯装甲和钢面铁甲在价格上肯定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旅顺造船所使用克虏伯装甲来制造龙威级巡洋舰,那总成本可能会突破八十万两白银,这样一来按照原先的定价,旅顺造船所为这两艘战舰岂不是要倒贴二十多万两?!

    最终谭延闿和张之洞通过电报联系,加上桑治平在这方面的有意让步,使得俩人之间达成了新的战舰订购合同——在两年内,目前三艘龙威级巡洋舰将会有两艘折价六十万两每艘转让给南洋水师,而谭延闿则在这两年内先使用这两艘战舰壮门面,对抗日本海军,有这两年的时间,旅顺造船所完全可以建造新一级别的巡洋舰。

    这份合同对南北洋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谭延闿可以从容的获得时间和资金来发展北洋海军,而张之洞也可以以相对比较便宜的价格得到不算落后的巡洋舰——南洋的海防压力远远低于北洋海军,在战舰性能上远未达到这么高的需求。当年福建马尾船政局建造的平远舰,由于组件全部采用进口,连带运费和建造费用高达五十多万两,而现在张之洞不过是多等上一段时间,便可以用六十万两的价格买到就现在海军水平而言也算是先进的战舰,他绝对不会吃亏。

    更重要的是桑治平代表张之洞和谭延闿最终签订了一份“内部贷款协议”——由南洋从府库中出资三百万两借给北洋,借款期限为一年,届时北洋连本带利偿还南洋五百万两。这是一份极为不平等的协议,但是这多出来的两百万两除去二十万两是贷款利息之外,其余一百八十万两张之洞不可随意动用,只能够用于教育方面,而且必须是新式教育。

    谭延闿想要拉上张之洞一起来发战争财,张之洞一向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省,不过有一样还是让谭延闿非常赞赏的——张之洞对于发展新式教育非常赞同,而且他曾在奏章中公开主张过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西方的教育体系。虽然张之洞在和维新派之间的合作中,有过封杀《时务报》的先例,但从其种种作为看来,可以说张之洞在当今中国政坛是名副其实的“前卫”。

    谭延闿已经富有的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财产,虽然距离世界首富当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