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当初的小留学生完全是从美国长大,可以说他们已经完全‘西化’了,他们出国的时候都还不满十五岁,也没有机会接受祖宗的儒家教育,这么长时间生活在国外,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行事作风和洋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这恐怕是曾文正公当年推动留学生计划唯一没有想到的后果,詹天佑就是当初最早剪断辫子的学生之一,是以李中堂对此评价是‘离经叛道,无父无君’!这恐怕是启用詹天佑来修建卢汉铁路最受人诟病的问题!”谭延闿说道。
其实现在的社会风气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被洋人轰开国门,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逃亡热河之后,中国人对于这条辫子就已经非常有想法了,直到现在这辫子是否有必要留已经不是争论的焦点,而是有很多人已经在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剪掉辫子!尤其是在上海、广东、天津这些地方,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越是如此,因为当今中国要想挣大钱,做真正的大买卖,那就必须要和洋人来合作,和洋人相处久而久之之后,这些中国人已经认识到自己脑袋后面的辫子不是自己的光荣,相反是自己耻辱的招牌,所以第一批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视那些直接或间接与洋人有关系的各种买办、翻译、洋行工作人员等等。后来的留美幼童剪掉辫子早就不是“先行者”,不过他们却是有着很强的指向性——他们的后来者,大量的后续出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许不知道他们的前辈的做法,但几乎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剪掉辫子!
谭延闿是非常剪掉辫子的,但是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他绝对不能剪掉辫子——这条辫子对于谭延闿来说已经是立足帝国官场的基本要素,一旦剪掉那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这比官职从三品直接降为平民还要严重,谭氏一门也绝对不会容忍他的存在。
“还是实力不够啊!”谭延闿在叙说自己对詹天佑担心原因的时候,同样也在考虑这个辫子问题,心中总是很憋闷的。
恭王奕訢听后沉默了,当年留美幼童归国的原因他是比较清楚的,光绪七年留美幼童归国之时,尽管他受到慈禧太后的严厉压制,但他还掌握了很大的权力,直到三年后他才彻底失去权力开始了隐居生活。奕訢本就是一个比较开明的满清皇族,虽是皇族但他同样因为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和重要的支持者,在他掌握权力的时代,每天都要接见各国列强在华的外交官、商人等,他非常清楚那些西装革履的洋人对他脑袋上的这条辫子的看法——那绝对不是上千年来四夷对中原王朝的尊敬,是蔑视!
设身处地而言,当年的这些小留学生以不到十五岁的年龄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他们生活的环境和国内完全是两个世界。这些小留学生可不会像自己这样每天只接见数个洋人,他们的生活的环境就是洋人的世界,想想自己见几个洋人碍于自己的贵族身份洋人不敢表露的太明显,而这些学生可能遇到的就不止是白眼的问题了……
恭王奕訢沉思一会说道:“这个詹天佑没有留辫子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也要悉心处理,毕竟朝廷中诸如徐桐、翁同龢等人势必会在这辫子问题上做文章……”
谭延闿笑着说道:“于此晚生亦是考虑过,本来是为了修建卢汉铁路扫清障碍所想了一个法子,但现在看来也正好来解决詹天佑的辫子问题……”
恭王奕訢有些古怪的看了谭延闿一眼,说道:“有什么办法能够堵住这些人的嘴呢?!”
“晚生打算趁着今年剩下的功夫来修一条小铁路,从高碑店到易县,全程不过四五十公里,造价应该不会高,估计在六十万两左右,这件事还需要大公主来代为说项……”谭延闿笑着说道。
恭王奕訢嘴角微微一挑笑着说道:“的确是个好办法,妙计!”
谭延闿只需要轻轻一点,恭王奕訢就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