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议和(第1/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议和

    谭延闿作为可以接触头等机密的军机章京,日本人改口的原因在他眼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李鸿章成功的购得了四艘战舰,代价便是近一百万英镑折合银两六百八十万两,将会在二十天之内悬挂厄瓜多尔国旗到达中国上海。

    在三月牙山海战爆发后,驻英国公使薛福成和六月接替其工作的龚照瑗先后展开攻关,薛福成搞定了阿姆斯特朗船厂所建造的一艘捕雷艇。薛福成在任时得知英国正在为日本加紧建造两艘东亚海面上前所未有的战舰,便立刻致电李鸿章,认为若是想要和日本平衡海上实力必须也要购进新舰,并且设法阻止这两艘战舰回到日本。

    曾在当年中国订购蚊炮船中尝到甜头的赫德、金登干以及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总设计师伦道尔爵士早已嗅到了中日战争的硝烟,已经先于清廷行动起来了。伦道尔通过金登干率先向赫德抛来了“绣球”,称“中国应当增强海军,以与日本保持实力上的均衡”,“他的阿姆斯特朗厂愿以正在为别处订造的快速巡洋舰优先供应中国,其中快速巡洋舰10个月交货,小型捕雷驱逐舰,5个星期就能交货。”

    薛福成的工作和他们不谋而合,很快便以五万两千镑的价格定下了那艘捕雷驱逐舰,这便是“飞霆”,不过可惜的是英国因为中日两国战争的原因,扣下了这艘战舰,这个时候薛福成才弄清楚日本人的那两艘战舰距离建造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开战。幸运的是不光中国的“飞霆”被英国所扣押,日本订购的“龙田”驱逐舰也被英国扣押,这一次在英国的购舰行动,中日两国都吃了闭门羹,算是一次平手。

    即便日本人在英国的这两艘战舰赶不上开战,那日本同样也可以像中国这样从别的国家购进现成的战舰立刻形成战斗力。李鸿章在赫德、金登干的说服下,指示薛福成开始在别的国家展开购舰活动,并且尽量绕开那些欧美列强,免得再次发生“飞霆”舰事件。

    六月薛福成与龚照瑗交接完工作后回国,中国在海外谋求购买战舰的任务由龚照瑗接手,不过实际工作却掌握在两批外国人手中——赫德和金登干外加伦道尔是一路;李鸿章委托怡和洋行的老板克锡兄弟又是一路。这两路人马先去接洽,然后报之李鸿章之后,再由李鸿章电告龚照瑗前往进行具体洽谈,可以说这次李鸿章四处寻找购舰活动完全是由这两路人马所左右。

    自从翁同龢上书请求慈禧太后停止大办万寿庆典后,李鸿章的目的已经达到,慈禧太后绕过户部和皇帝直接给北洋拨款三百万两和制钱一万串,而户部继初战向汇丰贷款一千万两银子之后,包括现在的一千万两的两次贷款总共贷款三千万两,中间一部分大约有四百万两进了内务府。对于这四百万两李鸿章是不会说什么的,但是既然翁同龢能够用四百万两讨好内务府,他也就没有必要为翁同龢省钱,一个月内十道奏折,尤其是大东沟海战后被褫去黄马褂,李鸿章就更加不客气了,每天一道奏折申请拨款添置新舰,再加上恭王进入军机处,总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在这个问题上推波助澜,最终撮合成这笔价值近七百万两的战舰交易合同。

    对于这笔合同,翁同龢自然是极不情愿的,可是走到今天这一步,尤其是恭王复出后和李鸿章走得非常近,两人先前就联手想要让他进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没有得手后便在购买战舰上又达成了一致。最让翁同龢想不明白的便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广总督谭钟麟居然联名上书极力撮合这笔交易,谭钟麟也就罢了,他们两人早就撕破脸皮,但是张之洞倒向李鸿章就让他看不明白了,李鸿章凭什么让一直与他不和的张之洞帮他说话?!

    不管怎么样,当从智利购进的卜拉德、白朗古、额拉粗力士和平度四艘战舰正在前往中国上海的途中的时候,日本派出了以陆奥宗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