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重逢(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馥的笔下没有完工呢。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翁同龢最为头痛的不是李鸿章或是张之洞,比这两个人还厉害的自然是内务府,他翁同龢执掌户部在内务府的人眼中俨然是块肥肉,和数年前执掌户部的阎敬铭不同。

    阎敬铭是又臭又硬加上身份资历老,湘军之中阎敬铭的资历最老,门生故旧势力极大,内务府拿阎敬铭根本没有办法,半两银子也抠不出来。慈禧太后虽然对阎敬铭阻挠自己大办寿辰庆典感到恼火,但是阎敬铭的资历又不得不让她感到棘手,无奈之下将阎敬铭赶出了户部,接替者便是和满族大员关系融洽的翁同龢。阎敬铭苦心经营户部积累了八百万两银子,离开户部他也是不放心,对翁同龢千叮咛万嘱咐要妥善保存元气把银子用在该用的地方,开始的时候翁同龢对内务府还是持抵制态度的,后来考虑到太后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他也走上了醇王的老路对内务府进行妥协,这几年是他退内务府近,持续下来到今天户部真的变成了内务府的提款机了。

    内务府是什么地方?自从谭延闿进京的第一天看到内务府门前车水马龙的排场,心中多半也就明了了——都说晚清的衙门是吞吃白银的地方,而这内务府则是这些衙门中排名第一的。内务府掌内廷事务,但凡宫中的吃饭、穿衣、营造修缮、婚丧喜庆都是内务府一手掌管的,加上慈禧太后过寿这一档子事,内务府称为晚清最大的贪污衙门,贪污中饱、欺上瞒下、敲诈勒索,什么龌龊无耻的事情都敢作敢为。有老佛爷这把红伞保障,就算吃了内务府的亏,谁也不敢言语,而内务府就更加嚣张跋扈了。

    内务府发财的路数很多,但是最为快捷和厚利的莫过于营造,所以内务府喜欢听到帝王之家大修土木的消息,那样他们的荷包就又要丰满不少了。海军衙门建立九年以来,以前为了促使北洋水师成军,每年各省协助办理海军有四百万两银子,九年下来就算这个数目不增长到现在至少也有近三千五百万两之多,可是北洋水师成军后就再也没有添过一艘新式战舰,这三千多万两银子跑到哪里去了?

    昨天内务府来人,请拨江宁织造承办的庆典侍卫朝衣费十三万两,老翁同志刚刚表示“所用太奢”,内务府的大爷们就以“钦定用项”来要挟,非要马上提走不可。

    李鸿章手起刀落砍了一个内务府办差的脑袋,不仅没有事还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嘉奖,翁同龢没有这个本事。虽然心中恨得不行,但是依旧将十三万两银子解送给了内务府——万寿庆典关乎母子君臣之间的情感,翁同龢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惹得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的不满意,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自己的一举一动已经和皇帝的态度相挂钩,自己若是反对庆典也就是皇帝反对庆典,这不能不让翁同龢投鼠忌器。

    翁同龢有翁同龢的烦恼,现在窝在直隶总督衙门中的谭延闿当鸵鸟的日子也走到了尽头——今天他将会在码头迎来自己的老婆方榕卿。当初谭延闿结婚后的第二天便离家北上,多半是为了逃避这场婚姻,不过仅仅一天的时间方榕卿的行为举止倒是给他这个做丈夫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来是想等个一两个月就回广州的,可是没成想中日甲午战争这么快便开始了,结果自己进了李鸿章的幕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他在明年会试之前是无法回广州了。

    方榕卿北上“寻夫”确实是出自老头子谭钟麟的授意,他很难想想自己最为器重的儿子在结婚第二天后便离家,等会试结束后就算落第也至少有一年半的时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成什么婚,自己又该如何向老友方汝翼交代?恐怕到时候自己就会面临方家的责难,两大世家的关系从此走向恶化也说不定的事情,谭钟麟不可能冒这样的风险,所以派人一路护送方榕卿北上天津,又生怕吓跑了儿子,所以干脆直接给李鸿章发报让他代为照顾。

    看到客轮缓慢的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