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全部都放在武昌府,老头子说这是张之洞在彰显他的功绩,出门就可以看到钢铁厂的高烟囱冒黑烟,而武昌文昌门外湖北织布官局也在紧张的运作着。
谭延闿仅仅从这武昌府一地便可以看到张之洞这几年来洋务实业的最重要的成果——正在一边建设一边生产的汉阳钢铁厂、正在建设的湖北枪炮厂、刚刚建成投产的湖北织布官局。谭延闿前生不是没有见过大型的工业企业,不过在这个时代连小火轮都是比较稀奇的东西,能够在这么一个城市中见到这么多已经建成或是在建的近代工业企业,这确实是让他感到吃惊——他所待过的长沙和福州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大城市了,但是这两个城市近代工业基本上趋近于零,还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这和眼前的厂房林立根本没法比的。
“难怪后世的历史书对张之洞评价这么高,尽管老家伙官僚气重了点,但毫无疑问这种眼光就是放在全国也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谭延闿花了整整四天的时间才粗略的看完这些近代化大型生产企业,后世历史书上所介绍的那几行字在现在看来是那么苍白无比,若不是设身处地的站在这里,真是很难想象眼前的这番景象是真的。
“汉阳钢铁厂冶炼出钢铁,枪炮厂造武器弹药,而织布官局的作用稍微小点,纯粹是为市场提供大量的棉布与国外货争夺部分市场,赚取金钱为前两者提供继续发展的资金……”谭延闿坐在三佛阁江边的一块大青石上,不远处便是汉阳钢铁厂。
虽然谭延闿前生不是学工业的,但是这份见识还是有的,可以预见张之洞在湖北的这番动作已经远不是“气局宏大”这么简单了,他是想把湖北,不,他是想把武昌、汉阳两地建成一个包括冶金、矿业、军工、纺织等行业在内的综合近代大工业体系!
武昌和汉阳两地仅仅是隔江相望,若是张之洞的设想能够顺利完成的话,那毫无疑问将会在中国的腹地建成一个战略上极为显赫的重工业基地,只要悉心经营的话,以这里为基点辐射全国,将会产生不可思议的连锁反应!
“可惜张老头当官当了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人走茶凉’这个道理么?他还能够当一辈子的湖广总督来亲手完成这一创举?!”谭延闿一边思考一边朝江水中丢着石头,“也许他毕生的希望就像这投入滚滚长江中的一块卵石一样,掀起微微波澜之后随即便被江水所平复!”
张之洞的想法是好的,除了考虑到自己的从政生涯的需要之外,他这种做法也吸取了曾国藩到李鸿章这两代洋务派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将重工业产业建在沿海很容易在战争时期受到冲击,炮弹落下的时候他的努力也就打水漂了,长江流域是英国人的传统地盘,为了维护这个看上去比较光鲜的大英帝国权势,在长江流域爆发大规模战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重工业产业扎堆建设也会产生规模综合效益,张之洞也许并不清楚这一点,估计也是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了。
对于类似张之洞这样的历史名人,谭延闿对他们还是非常敬畏的,别的不说,就是他老子谭钟麟这样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封疆大吏,其行事作风和布局手段都足以让他不寒而栗,更不要说处在风尖浪口上常年挣扎搏斗的悍将了。也许前生的经验见识告诉谭延闿,张之洞等人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但是在这个时代能够有像他们这份见识的人又有几人?有这份见识人肯去实践的又有几人?
“老张同志,不是我不帮你,而是你这么下去就算有我帮你也是打水漂,更何况你用不用我还在两可之间——你太老了,已经定型了,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还不如现在把你的家底摸清楚,这几年好好和你建立良好的关系,等以后我来接手你的家底,或者还可以放手一搏尚未可知……”谭延闿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一块手掌大的鹅卵石狠狠的抛进江中:“也许我的结局未必比你好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