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规模庞大的翻译团体,专门就每天的外文报纸进行摘要翻译。慈禧太后也根据洋人的报纸里面对中国的一些评价,重要的是一些地方官员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谋划。
“老佛爷,洋人报纸上说的那是周岁,听说去年刚在长沙府通过童子试得了秀才后,随谭总督到福州的。”
正如谭钟麟说的那样,没有等几天,他们便收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件,信中对谭钟麟大加褒奖,户部尚书阎敬铭也来函,象征性的订购了一万两银子的戒毒丸——这是户部尚书阎敬铭强烈要求的,用以给京官戒毒所施用,他还向全国各省督抚号召订购戒毒丸,在自己辖下的地区进行戒毒行动。户部因为筹备慈禧太后寿辰,现在银钱非常紧张,阎敬铭已经多次受到慈禧的警告,一万两虽然在一般人的眼中觉得户部尚书有些小气,但是能够在这个时候他还能够拿出一万两白银来购买戒毒丸已经实属不易了!
没过多久,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李鸿章、两广总督李翰章都派专人来到闽浙总督府,来洽谈购买戒毒丸之事。在这些人当中,李鸿章和张之洞在后世名气非常响亮,刘坤一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至于两广总督李翰章,这连附身谭延闿的冯文郁在前生听都没有听说过,不过李翰章却是李鸿章的大哥,李鸿章在家排行老二,家中真正能够做到总督这个位置的就他们两人。
关于戒毒丸的事情,谭钟麟都全部交给谭延闿来管理,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谭延闿由此有了除了《强学文摘》之外的第二份收入,这是独立于家族之外的,和他的兄弟没有任何关系——这是谭钟麟亲自在家中点头许可的!当然无论是《强学文摘》还是戒毒丸,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东西——《强学文摘》可以走边缘路线,隐晦的宣传革命和民主思想;而戒毒丸的广泛使用更是牵扯太广。这两样东西都是在谭钟麟的闽浙总督的名义下开展的,谭延闿的年龄又非常年轻,家族里面对这两项产业,尤其是健民药业都是紧盯的很。
谭钟麟共有五个儿子,分别为三位夫人所生,陈夫人生宝箴,颜夫人生宝符,李夫人生延闿、恩闿和泽闿。谭延闿的母亲李夫人娘家没有势力,早年父母双亡,与其弟相依为命。二十年前谭钟麟奉命赴陕西布政使任,其元配陈夫人患病不能随至任所为由,闻李夫人明达贤惠而纳聘之,直到去年谭钟麟从北京出发任闽浙总督,路经北京郊外长辛店,李夫人悲从中来——二十年嫁入谭家,就随夫辗转南北之间,无瑕再回娘家,这个时候谭延闿才与舅父相认,并且才知道外祖家为长辛店人。
在冯文郁附身谭延闿之前,谭延闿虽然是总督谭钟麟的三儿子,但是当时对他的称呼却不是“三公子”、“三大人”,而是“小老三”——这是长辈有意无意对他的称呼,另外还要说一句,谭钟麟一共兄弟四人,他排名第三,结果老大、老二、老四先后夭折,根本就没有长大,这所谓的“长辈”便是元配陈夫人和同为侧室的颜夫人的称呼,当然除了这两个之外,谭钟麟还有四个没有生过孩子的侧室。谭延闿在湖南应童子试,入府学为附生,这是哄传士林的事件,毕竟十五岁便可获秀才,这已经很久都没有发生过了,这“三公子”的称呼便是从几个月前刚开始喊的。至于“三大人”是因为谭钟麟的赐书堂有株铁树,谭钟麟调任陕甘总督的时候开过一次花,已应过祥瑞之兆;这次谭延闿以少小之年入了府学,铁树又开了花,应该是前程无量,所以对他又改称“三大人”,这也是因为谭延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几乎当了半个闽浙总督,别人对他就更加敬服了。
谭延闿的母亲虽然为谭钟麟育有三个儿子,但是谭钟麟本身便是晚清的显贵,旧的礼教等级观念非常严重,不但作为家庭成员的女人地位有别,连所生子女已由嫡庶之分:平日用膳,妻可入座,妾则只能立着而食,如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