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平,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所说的话。
那一天所发生的正如欧阳平所说的,反击之前根本没有人预想到郑永居然会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出来。
整个二旅一次性全部投入到了反击之中,原本进攻锋锐正劲的岛国军忽然受到了阻碍,整个进攻步骤被完全打乱。
这一局部反击战打得非常坚决果断,如刺刀、如利剑,撕裂了岛国军部署,等到岛国军阵型稍稳,全部出击的华夏士兵再次退回了原有阵地。
这一次局部反击战,并没有消灭多少岛国军,但其意义对整个防御战却是非常重要的。岛国军从进攻到撤退,再到重新部署,转瞬间又是两个小时的时间流逝。
现在每一个小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无论对进攻方还是防御方来说都是重要,甚至是致命的,任何一分钟的耽误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从岛国军发起进攻的二十六日下午到二十七天这一天半的时间,对于郑永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半,在这段时间里,冯萧镇防御阵地寸土未失,青山村仅丢失部分阵地,而战斗打到了这份上,岛国军第六师团旺盛的斗志,也都已被消磨大半。
随着新的一天到来,进展最快的36师抵达战场。
这意味着第三战区总指挥部最困难的一段时候过去了。
36师的官兵在抵挡战场之后,为减轻第三战区总指挥部防御压力,在部队连续强行军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休整咬牙第一时间投入进攻。
广元依次郎知道歼灭华夏第三战区总指挥部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之前一切的努力和奋战,到了现在已经仅仅只剩下了最后的希望而已。
其实从突袭战一开始,第六师团始终都在那压着华夏军队打,从欢喜岭到进士镇,从文笔涯到三山峰,每一次看起来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但每一次胜利都与自己擦肩而过。
第三战区总指挥部就好像一个不倒翁一样,每次你一拳把它打倒了,但它总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的弹起。
而这一个不倒翁的核心零件,他的名字叫“郑永”。
一个和广元依次郎从东北较量到这里的老对手……
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郑永也已经到了精疲力尽,再也支持不住的时候。
整个警卫师伤亡惨重,过半力量耗损,尤其是高级军官的阵亡,是郑永和警卫师在这场防御战中最大的损失。
警卫师师长郑文根、二旅六团团长胡冰……这些人都是从“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就在战火中千锤百炼出来的,他们对于抗敌的忠诚,对于郑永的忠贞,其实,这才是第三战区和郑永最宝贵的财富。
士兵牺牲了可以再招募,一个新兵在经历过战火的锤炼之后一样可以成为老兵,但一个优秀的军官却必须要经过长期间的洗礼才可以成长起来。
不过,在这次防御战中,郑永也有了新的收获,一批年轻的基层将领开始跃入郑永的视线。
警卫师一旅一团二营二连连长李志成、三营三连连长赵念北;二团一营营长段百锋……
这一批人以三旅旅长方雨晰为首,因为都是从警卫师出来的,所以又称为“警卫系”,不同于代表着郑永手下资历最老的“东北系”,这一批人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热忱。
他们亲身和郑永一起经历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亲眼看到了郑永是如何和一起冲锋,一起受伤,过去关于郑永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在这一段时期他们亲眼目睹了,并且牢牢地印到了他们的脑海之中,永远无法磨灭,不管过了多少时候。
所谓的“东北系”,指的是从狭山嘴子之战开始,一直到组建“德械师”之后这一段时期郑永的部下。
而“警卫系”随着发展壮大,已经并不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