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滞不见,许久才有些为难的轻声道,“大人,实不相瞒,阳曲已经数年受灾,下官也往朝廷递过折子,虽然被减免几成的赋税,但粮仓中却没有多少的余粮……”
他这话一说,县丞马庞忙叹了口气接过话来道,“陈大人说言不虚,阳曲城却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否则,也不会一个月内与朝廷递了五道奏折,陈大人与下官等人就是怕再晚会出乱子。”
“哦?”
刘希斜眼瞧了马庞一眼,“可据本官所知,这折子也是下邳与邺城先送到朝廷的,对了,怎么不见横冲旅的司马将军?”
阳曲城,地处边陲,乃是李唐不可缺失的要塞,自然是要派兵把守,刘希在来的路上便仔细的打听了北地的境况,知晓阳曲城是由横冲旅五千兵卒驻防此地,领兵之人乃是骁骑将司马朝。
桌上摆着酒肉,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口中却说着阳曲城并无余粮,其中若是没有猫腻,刘希又怎么会相信?
从城门一路走来,虽说随和应对,但他也在做着察言观色之事,见他提出余粮之时陈默谷变了神色,刘希明白这小小的阳曲城怕也是浑水一潭。
“这些天匈奴人经常前来劫掠,司马将军正忙着部署,或许是军务繁忙,想来稍后便要来拜见大人。”
陈默谷将余粮一事闭口不谈,只说那司马朝没有闲暇来此,稍后又是劝着刘希饮起酒来。
这次,刘希却没有与先前一番,欣然饮下杯中,而是沉声又说道起粮食的事情,“陈大人,本官初至阳曲城,这里百姓疾苦你们比我可是知晓的多,此刻怕是有更多衣不蔽体的灾民从四处赶来,可城中竟然是米粮告急,难不成一石的余粮都没有了?”
话语渐低渐冷。
“大人恕罪!”
闻言,陈默谷急忙将手中的酒盏放了下来,起身与刘希行礼,他这一动,其余之人也是跟着起身请罪。
在陈琦的眼神下,主薄萧远支支吾吾的低声道,“大人,城中粮仓余粮只有百十石……”
“三年来,朝廷免了阳曲五成的赋税,仓中竟然只有百十石的余粮?”
见刘希皱了眉头,萧远正是心慌的不知该如何开口,却觉得有人在拽他衣角,回过头,陈琦正与他做着眼色。
干咽着口水,萧远多日前便商量出的话搬了出来,“大人有所不知,阳曲城虽有司马将军镇守,但也有着刁民作乱,其实城中本有余粮万石,奈何那些贼人在数月前匈奴来袭,横冲旅分身无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将粮食给抢了去。”
看着那萧远因愤怒颌上胡须不断抖动,这种做作之态让刘希很想将身前桌子给掀翻,扬长而去,但他却没有。
且将火气给惹了下去,待日后来个一网打尽。
既然萧远将黑锅推向了山贼,刘希便给他们一个台阶,也不追问余粮之事,只是询问起山贼在何处,做出摩拳擦掌明日便要带人上山剿杀山贼之势。
在一片恭迎的话中,刘希打着酒嗝,醉醺醺的往外走去,与那搀扶着他的陈琦说着疯言乱语。
“去,将大人送回客栈。”
陈琦冷声与那两个轿夫道了一句,阳曲城不过是数十条皆道,因而吴双儿等人住进的客栈还是极为好寻。
见软轿离去,陈琦挥了挥手,将那些还想留下听后差遣的商贾给打发了,又是与马庞等人说了几句玩笑话,将三人送走,这才回到酒楼。
推开门,见本是醉倒的陈默谷坐在木椅上闭眼喝着茶水,陈琦忙走上前,坐在一旁,倒了杯醒酒茶润润那被酒燥得难受的喉咙。
“都走了?”
“恩,让他们留下也是看得眼烦。”喝几口温热的醒酒茶,陈琦压低着声音道,“兄长,你说他会不会真的去剿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