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身上生的事是美国6军在二战期间所犯的代价最高的错误。”
现在倒好,英国人稳坐钓鱼台,反倒是约翰主动找上门来求合作,结果热脸贴了冷屁股,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不过想想也是,这会欧洲还没打起来呢,人家罗尔斯·罗伊斯高层又不傻,凭什么要把赚钱的生意交给别人做啊。
离开罗尔斯·罗伊斯后,约翰很不甘心。这么轻易就放弃也不是他的风格。左思右想后,他决定再试一试。哪怕最后拿不到生产授权,至少也要拿下灰背隼在北美的销售代理权啊。
不过约翰在英国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单枪匹马肯定不成。他先想到了两个助力,其中一个是他的老朋友,美国驻英国大使馆助理空军武官——托马斯·希区考克。
约翰跟托马斯是老相识了,他们在大学时就认识。这家伙是个放荡不羁、喜欢招蜂引蝶的花花公子。
当年,托马斯也是约翰他们那个飞行俱乐部的成员。不过他就是为了耍帅才参加的,对泡妞的兴趣远大过开飞机。
毕业后,托马斯当过一段时间职业马球运动员,还拿过几次国际比赛的奖牌。后来不知怎么着就混进了军界。
约翰想到他,一方面是因为这家伙在美国关系网很广,跟白宫还有亲戚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劳斯莱斯烧友。托马斯不仅自己收藏了不少劳斯莱斯汽车,还代理了劳斯莱斯汽车在美国的销售权,跟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高层的私交很好。
至于约翰想到的另一个助力,他自己可就没这个能量去“勾搭”了。只能让伦道夫去探探口风,看看能否让丘吉尔帮忙牵个线。
约翰想要“勾搭”的这个人,就是未来的英国空军元帅,现任英国皇家空军委员会委员,主管研究开和飞机生产事务的威尔弗里德·弗里曼爵士。
弗里曼爵士在负责英国空军新飞机研工作时的业绩还是很卓著的。“飓风”、“喷火”、“兰开斯特”、“惠灵顿”、“哈利法克斯”、“蚊”这些二战名机都是他慧眼相中的。
特别是“蚊”式飞机的成功,让这位爵士在航空工业界获得了“上帝之眼”的美名。
当时谁都以为双引擎“蚊”式轰炸机的设计非常荒谬。在战时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投入资源开一款木质胶合板的无装甲轰炸机,不是疯了是什么?它如何飞到德国再安全飞回来?
人们都把弗里曼爵士研“蚊”式轰炸机的决定叫做“弗里曼式的愚蠢”。
但是,“蚊”式后来成为了二战中最灵活,用途最广泛的军用飞机。增加武器后它可以变成夜间战斗机、反潜飞机,高空侦察机(飞得太高了,任何德国战斗机都够不着),轰炸机(改良后带弹量比b-17还多)。
可以说,弗里曼爵士是英**方对航空工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人物,约翰本来是很难与之沾上边的。
好在,他是丘吉尔在担任空军大臣时提拔起来的,历史上这两个人在二战期间配合得很默契。约翰只能让伦道夫去丘吉尔那问问,看看能不能“沾点光”。
托马斯那边的反馈度很快,下午刚接到约翰的电话,第二天他就把罗尔斯·罗伊斯分管销售的副总带到了约翰的面前。
这次罗尔斯·罗伊斯方面的态度要爽快多了。他们同意让约翰代理灰背隼动机在北美的销售,甚至可以免费为约翰提供四台样机。
但对于生产授权,罗尔斯·罗伊斯方面死活都不松口。不管约翰是购买专利还是直接买生产线都没得谈。他们甚至连维修线都不愿意卖,只答应给约翰派一个售后技术服务小组。
约翰又等了几天,伦道夫始终没给回话。估计想沾丘吉尔光的打算是没戏了。不过想想也是,丘吉尔是何许人物,哪里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