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四六章 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之五)(第1/2页)  唐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魏仁浦的话,让在场许多人都受到了巨大的触动,不但是郑渭鲁嘉陵这些文官,就算是杨定国慕容春华这些武将,也被打动了。

    天策大唐的核心是安西唐军,安西唐军最核心的人员构成是昔日安西四镇的后裔,而安西四镇的后裔为什么会被隔绝在西域?

    归根到底不就是因为安史之乱么?即便是怛罗斯之战惜败于天方之手,如果不是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安西大都护府兵力东援,一旦大唐再策划一次反扑,鹿死谁手谁又知道!

    从第一代的郭杨鲁郑开始,所有的四姓子孙就无不对安史之乱深恶痛绝。

    “如果不是那一场大乱,我大唐怎么会中衰?大唐如果不中衰,西域怎么会沦入胡虏之手,西域不沦入胡虏之手,华夏在中亚的后人怎么会在异族手中朝不保夕?”

    对大唐的怀念,与对安史之乱的痛恨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安西四镇都是武人,纵然新碎游,于自己则颐养天年,于家族则泽及子孙,于天下则共致太平!于君父则无叛乱之变,于臣下则有善终之福。君臣相得,使汉初韩信、唐初侯君集之事,不重现于本朝,岂非千古一大佳话!”

    说着,魏仁浦向杨定国道:“杨国老以为然否?”

    张迈听着,心中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杯酒释兵权”五字,但凡功高大将,最怕的就是震主。魏仁浦所描述的画面,对无称帝野心的将帅们来说。已是最好的归宿!

    却见杨定国悠然出神良久,望向张迈,在张迈没有表态的情况下,这位国老喟然长叹道:“解甲归田,悠游林下,自是吾等之愿也!魏学士所言。大是有理!”

    魏仁浦不愧是中原杰出智士的佼佼者,话说到这个地步,就连杨定国的心防也被攻破了。

    张迈脸上却如井水不波,魏仁浦又问慕容春华等人,慕容春华和马继荣对视一眼。齐声道:“只要能看到契丹覆灭,天下一统,我等又夫复何求?”

    曹元忠见状,也啧啧道:“若到天下一统之时,在下也乐于做一个闲臣。”

    郭威看着本该与自己站在同一阵营的武人们,转瞬间犹如山崩墙倒,然而他却无法阻止,也无力阻止。他对魏仁浦的话并不同意,但却无以反驳。

    魏仁浦和范质也对视了一眼,一起跪下,范质道:“杨国老诚为贤臣,慕容将军马将军诚为良将,曹将军亦是忠臣!”魏仁浦接口道:“有如此忠臣良将,臣等为元帅贺,为天下贺,为黎民百姓贺!”

    ——————————

    张迈转向郑渭,道:“你觉得呢。”

    郑渭道:“道济他们在此事上的想法,早和我沟通过几次,我亦赞同。崇文尚儒之事,这次的科举,就可以作为一个,向天下昭告我新朝之志。而漠北那边,军政分离之事,也可渐次施行。可派一个文臣为监军,先期不用干涉过多,但要将体统慢慢立起来,到大仗打得差不多时,交接工作也就进行得差不多了。其实我们这样做,我相信杨易他们不但不会反感,因定下了日后去向,反而也会放心、安心。”

    张迈道:“魏仁浦的一些建议,的确大有道理,有一部分内容,的确可以施行。科举要做,文化也要崇尚的。”

    魏仁浦闻言一喜,又听张迈道:“而且我相信,若是让文臣代替武将领兵,的确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局面,从此消弭军阀割据之祸患,并保证边疆不会造反。”

    郭威暗中叹息一声,只是不知该如何规劝,在某种不可说的限制下,他辩不过魏仁浦。

    魏仁浦却是大喜,与范质等跪伏在地,齐声道:“元帅圣明!”

    “我圣明?”张迈笑道:“这话我听着顺耳!不过……”他微笑不断,却是话锋一转,道:“我会崇文,但我不会抑武,非但不抑武,我还要尚武!我要将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