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曾记载,汉朝大将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误把一块石头当成了老虎,一箭射去,箭矢竟入石三分。等他发现那是石头之后,再去射箭,可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将箭射入石中了。
李广身经百战,意志之坚不输修士。常人自然不需厮杀于战场,因此神念之功便可用于交谈。
文字是语言的产物,而文字却难以达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同理,语言是意识的产物,语言也无法精准的表达出心中所想。因此从科学角度来看,纯意识状态的交流是最高效也是最精准的,而神念便是这样的交流。
悟空内功虽废,心念力犹存,此时也不管菩提去见何人,只一心练习那种传音之法。练习的方法说来也奇怪,便是与天地沟通情感。
菩提关上门后,身形飘向空中,朝灵台方寸山外飞去。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俊俏的青年,看上去年仅三十有余,顶上无发。
菩提迎上去,鞠躬行礼道:“师兄。”
对面那人亦笑着回礼道:“师兄前来拜山了,希望师弟不要嫌弃。”
两人行礼姿势和后世揖礼略有不同,两掌相叠置于胸前,左手在前,两拇指翘起,这是秦朝以前才有的礼节,后来就有所改动了。
菩提也露出了微笑:“不敢不敢!若是师兄不嫌弃在下山门鄙陋,请入山中一叙。”
两人同路而行,入了山中。只是隐去身形,没有让众弟子察觉。
走在路上,对方突然开口道:“师弟这是领我去何处?”
菩提:“自然是祖师殿了。”
那人笑笑:“师弟,以你我之间的关系,不必在乎那些繁文缛节。实不相瞒,师兄这次来有要事相商,直接去师弟所居之地即可。”
菩提心中一跳,关系?他们两个的关系可远没有他说的那么好。按照规矩,去他人门中拜山,总要先去祖师殿中祭拜祖师,同时也是祭拜天地,以表尊敬。而灵台方寸山的祖师虽然就是两人的师父,但也应依礼数前去祖师殿跪拜。
像他们这样的人,已经活了几百岁,个个都是心思缜密之人,不会在言辞上有无心之失,这必然是故意的。此人表面上是想拉近关系,实则却是要给菩提一个下马威。
最为关键的是,两人相识已久,对方心中所想也都能猜得八九不离十。那人也一定清楚菩提会发现他的意图,也就是说,他要让菩提知道,我就是不尊敬你,也要让你知道我是故意不尊敬你,就算如此你也不能生气!
菩提心中明白,却也不动声色道:“师兄,请吧。”
悟空在院中将神念散于周围,至极远之处。投于天地之间,隐有所感,神念忽然波动了一下,触及一棵青草。
那波动是一个字,我。以神念之功传播意义,便是如此,与说话相类似,他刚刚便是在与草说话。虽然只是一个字,也是跨出了一大步。
这一个字,的确就是对草说的,在这个字的神念中,包含了对于“我”的解释,生命的概念,以及对此的思考。就算是个傻子,收到这一缕神念也能明白“我”的概念。只可惜草没有思想,也就无法理解了。
悟空正好无聊,又不敢出去,就看起了长生诀,他自然不能继续内炼,而外炼之法在这里也不合适,便选了一个自己能学的,蛰藏神气。
这也并非什么高深秘法,其实比神念传音更为易懂,但这也是人人必会的一项技能。在民间,它还有一种称呼,隐身术。
隐身是通俗的说法,分为隐形与隐神两部分,想要隐形需成仙之后蜕去凡胎才能做到,而隐神之法则是依靠神念而成。人的生机神气皆可利用神念而收敛,这样虽然站在你面前,你也会忽视这个人的存在。
悟空突然想起,在他穿越之前,遇见的那个年轻人,当时就如同瞬间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