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为山九仞(第2/3页)  奉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舒服。

    记下修炼方法,悟空暂且放下外炼之事。毕竟第三颗丹药还有七成药力残留,可不能浪费。

    与服用第一颗丹药的方法如出一辙,将其中真气尽数炼入五脏。这时悟空才发现,真气途径大周天时,会雁过拔毛一般汲取悟空体内的阴阳之气,这也使每一丝真气都变得更为精纯。

    发现了这一点,悟空便人为地将阴阳二气导入巡行体内的真气中,这比之前自发融入不知效率高了多少。

    也许是菩提故意为之,也有可能是巧合,在丹药药力与悟空体内阴阳二气全部耗尽时,他也终于达到了五气朝元的境界。

    元,为始,为上。所谓五气朝元,即是以后天还先天,将后天真气化为先天之精,肺炼金精c肝炼木精c肾炼水精c心炼火精c脾炼土精。

    五气朝元之后,便是结丹。此时引心c肾中水火之精相和。这一步在后世又称为龙虎。

    这“”之名,非是虚指,而是在结丹的一瞬,的的确确会感受到如高潮一般的快感。

    心火为性c为青龙,肾水为命c为白虎。心火沉丹田,是谓“青龙驾火游莲池”,由此引动肾水,是谓“白虎兴波出洞房”。龙虎相遇,水火既济,一点灵光自此出现。

    北宋张伯端在《悟真篇》一书中写到:“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便是形容此时之景。黄芽本是外丹家炼丹时所用术语,后来被内丹家借用,形容这一点萌芽。

    水火之精渐渐凝成先天之气,或者说是先天之“炁”,培元固本,将气注入黄芽之中,萌芽渐渐旋转起来,至悟空收功时已化为一个圆圆的球状,这便是人们所说的金丹了。

    再仔细看,才发现这枚“金丹”,似乎是金色的,又似乎是红色的;似乎是圆的,又似乎是方的。

    金丹其实本就没有固定实体,只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存在。而“金丹”之名也只是一种借指,并非实指金色球体。道教典籍之中,常常见到借指,如不能正确理解,就会造成诸多事故。

    就如魏晋时期,玄学之风盛行,时人效仿先人“烹铅c汞c朱砂”之法炼药,然后服下,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死的死,病的病。

    铅汞虽然是真实存在的物质,但在丹书中却是另有所指,铅为天地灵气,汞为人体元神,而并非是那剧毒之物。

    因此,金丹也未必就是金色圆球,之前所见只是心象,是悟空主观臆想出的。直到退去心火,才发现其实是无形无迹,金丹仅仅是借代之词。

    炼体已毕,金丹已成,悟空仍未出定,他心里在想一件大胆的事——再次成丹。人不止一个丹田,谁规定只有下丹田可以结丹了?若是有两枚丹,会不会实力远胜他人?想到此处,他不禁有些热血沸腾。

    这种想法自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长生诀的启发。其中在成丹一环中,特意指明了绝大多数人只有一丹的原因。

    五气朝元之后,五脏已由量变引发质变,不再只是真气的堆积,而是浑然一体的五行之精。成丹依靠心肾之精,实质上也是依靠小周天中所取的阴阳二气。内丹过多,二气损耗,反而会使根基不稳,严重的甚至还会体虚多病,终身卧床。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枚内丹。

    可悟空不一样,他所吸纳的阴阳二气,可是花果山上仙石无数年来汲取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非旁人能比。

    既然已经决定,就不再纠结,引精气聚于中丹田,龙虎,黄芽初显,又是一个轮回,丹成!

    两颗内丹!不对,还可以有

    悟空仔细观察体内,发现心肾之中仍精气盈满,他轻咬了下牙,再来!

    又是重复的步骤,只是引精入颅,盘于泥丸宫中,精气交感。

    不知过了多久,悟空一直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