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寻龙点穴(第2/3页)  奉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是在平地立起,而没有设置台阶,因此悟空离开亭子时也没有摔倒。

    刚一睁眼,一种压抑的感觉便直上心头。这种感觉的源头仍是面前的景色。之前走过来时他还以为这是错觉,现在才确定,这就是内心真实的感受。

    悟空想到站在亭子中央时会有不同的感觉,就走向亭中。果然瞬间心情开阔,就连呼吸都更加顺畅了。

    他本能地想起一个词:风水。

    风水究竟是什么,很难有人说清。最早给风水一词下定义的,是晋代堪舆大家郭璞。他在他的巨著《葬经》中写到:

    “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地势变化与阴阳生煞之气的聚散。

    而科学的理解,就是磁场、气流、温度等等的结合。悟空对此没有太多了解,但在他眼中,风水就是环境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在磁场紊乱、温度极高极低,或是环境干燥的地方,身体不适,这就是风水不好;出家门便正对路口,窗户正对尖角建筑,直冲视野,让人心中不快,这也是风水不好。

    这些都是人最朴素最基础的感受,而后来经过历代人的总结、整理,方才形成系统的风水学。

    若是这样,严格来说每个人都是风水师,都能感受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可实际上,这种影响是很微弱的,也是潜移默化的,不易察觉的,因此需要借助罗盘甚至数学计算来推测一地风水。

    而在这个院子中,这种原本微弱的感受似乎被人为地放大了几十倍,以至于能够清晰地感觉到。

    悟空忽有所感,除了视觉,利用其他感官或许会有不同的感触,便闭上双眼,展开神念。

    视听息念,不同的感官也可以叠加,以获得更为明晰的感受。但悟空此时不同,刚刚掌握神念,还不够纯熟,因此闭上眼睛更有助于神念的观察。

    一幅画卷缓缓在其面前展开。就景色而言,并无什么不同,但这景色之中,夹杂了别样的“色彩”,有几分鲜艳明媚之感,使人心情舒畅。想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气或是阳气了。

    双眼仍未睁开,他又迈开脚步走出亭子。刹那间,那种明丽之色的仿佛烟云一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灰蒙蒙的感觉,让人感觉十分压抑。

    悟空停止了探查,心中大惑,也隐隐有些猜测,可能自己所站的位置能在无形中对周围的景物造成影响。

    推而广之,很多所谓凶宅只要略加改动,在某些特定地方放置特定的物品,也能对风水加以改造。

    而无论是阴气煞气,抑或是阳气生气,能否像天地灵气那样脱离景物而单独存在呢?若是能在对敌中加以利用,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如之前,虽然煞气并不浓郁,但已经能够对心情造成一些影响。而若是百倍千倍于此,想必就可以直接伤人精神了。

    而这种风水,换一个说法,可以称作是一种情怀,一种山水给予人的情怀。

    悟空曾经有一个习惯,看书时总喜欢听音乐。并且在看一本书时,只听同一首歌,久而久之,这两者就建立起了联系,看到这本书脑中就会响起那一曲音乐,而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那本书中的情节。

    如果说这是一种音乐与文字情怀的寄托,那面前的山水也可以被寄托吗?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么若是将一种极为阴冷的山水意境寄托于一件物品,而再次拿出那个物品时就会感觉全身发凉。

    可这样问题就来了,这种情怀或意境只能自己感受到,又如何影响别人,以达到制敌的效果呢?

    悟空苦思冥想也得不出结论,毕竟这太过玄异,他还没有太多了解,只是空想也不得要领。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