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1.奴仆1(第1/2页)  青云幻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嘉靖二十七年的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漫天大雪乱纷纷地飘着,就如同街头巷尾人们嘴里乱纷纷的传奇故事,无边无际却又实实在在。有一个传奇故事在路透社流传甚广,据说这场有史以来连着下了七天的大雪,跟一个人的死有关系,那个人身前清廉如水,死后老天爷都觉得悲哀,于是就降下来漫天的大雪,想将这个人好好掩埋掉。这个人就是已故朝廷首辅夏言。

    可是七天过了,雪还在下,这又怎么解释?

    这样,自然有第二个传奇故事诞生了,说是老天爷觉得有人跟着夏言也死了,陷在悲痛里面出不来,就这么继续下着。可这么下着也不是办法,总得想想办法怎么解决,至少让老天爷别在悲伤过度以至于整个冬天就这么浑浑噩噩吧,那样天下人不就都得被冻死?于是就有好事之人把自从夏言死后接连传出噩耗的头头脑脑挖出来一排列,看看到底是哪些人让老天爷也伤心不已。没想到查完之后,竟然真的排出来一个名单,其中大多数人都是曾经在抵抗蒙古人的战争中扬过名的将军。

    大概是这传说过于宽广,甚至连衙门里面的县太爷们也觉得有必要做些什么来安抚一下老天爷的心情了,于是,大雪之中,各州县郡府不约而同展开了粥蓬,大肆救济风雪中流落街头、饥寒交迫的老百姓们,希望能让老天爷高兴一下,不再悲伤。而后面的效果是老百姓们得到了实惠,自然感念填饱肚子之恩,想起之前大雪的起由,各地竟有人立起夏言的香火庙,将他供奉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便不下大雪每年冻饿而死的人,也未必比今年少,而今年,至少夏言的死,让他们能够吃上一顿饱饭,不至于如同往年一样饿死在街头荒野。

    这一结论让一些原本对夏言有些怀念的人十分感念,但哭笑不得,出于未知的心境,自然这些人也参加到施粥的行列中来,于是民间自发的救济活动自然展开,弥补了官府照顾不到的地方。

    河南开封府的周氏粥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起来的。

    这一日,已是午后,大雪稍稍减弱,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童拿着一只碗,缩着脖子,抖抖索索地来到了周氏粥蓬,然而他来晚了,施粥时间已过,人群早已散去,施粥的大锅早就空了,只有余下没来得及清洗的一点锅底在尚未燃尽的柴火下烤成了焦黄的颜色。于是他满脸失望,拿着空碗站在那里呆呆站着,不知在想什么。

    周氏家奴一番忙碌完毕,在灾民散了后正拿着一些纸牌在游戏,那上面写着三国名人的名讳,花花绿绿写得甚是整齐,谁比谁大,谁就赢,大家讨论着,争吵着,玩得不亦乐乎。众人游戏正高兴,一名小厮抬起头来,突然发现了小童,小童正爬上了锅台,拿了一只原本是柴火的木棍,在一点点将锅底烤黄的锅巴小心翼翼地撬下来。

    小童身体在小厮看来放进锅里都绰绰有余,便觉得十分有趣。他走了过去,问道:“那点东西,你也想要么?”

    小童闻言,转过头来,点了点头,也不惧怕,道:“当然,这个东西能填饱肚子,闻起来也挺香的。”

    小厮笑道:“那你铲吧,你能铲下来就归你。”

    小童闻言,眼睛一亮,就用力地去铲,小厮看着小童的样子,摇头笑笑,去后面拿了一只落过地的馒头,走了回来,对小童说:“喏,这个馒头给你吧,旺财反正早上吃了只耗子,恶心地上蹿下跳的,这只馒头他也吃不下去,就给你了。”

    小童一喜,在锅台上站起身来施了一礼,接过馒头揣到怀里道:“谢谢大哥!”然后回头蹲下来继续拿着木棍在锅里戳。小厮没想到小童接了馒头却还是不放过锅底那一点锅巴,笑道:“嘿嘿,饿死鬼托生的,小心点,别把锅给戳漏了!我们这里就这一口锅,戳漏了大家晚上就都喝西北风了!”

    他话音还没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