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们请客吃的菜肴的美味之时,小贝才说要离开汶山。
孩子们愣了愣,然后开哭,九个人不停地安慰着,说等孩子们长大可以去找他们玩,或者他们有时间也过来。
好一阵子之后,孩子们终于发现,无论怎么样挽留小贝他们也必须走,一个个的开始准备礼物,有自己削的小木剑,有用碎布扎的口袋,还有装了当地药材的香囊,山鸡尾巴上漂亮的羽毛,林林总总的不知凡几。
小贝他们也不客气,别人送就收下,挨个的拥抱作别,被送到县城外面的路上,小孩子们就得回去了。
接下来是大人送,除了帮着运的水泥,还有县中的土特产,家中的蜡肉,风干的山鸡,酥油做的炒面,还有大量的松花蛋与鸭肉,贫穷的汶山县百姓几乎倾其了所有。
小贝他们还是都收下来,只不过暂时没有东西回送,等着把水泥卖出去,在别处花钱多买其他日常所需的东西再让人送过来。
一路走走停停,从中午开始,到晚上才将将到达汶山县的交界处,公孙未禹出言阻拦还要继续送行的人,站在平坦的地方打算目送小贝的队伍看不见为止。
小贝走出去一百多米,转身又回来了,对不解中的公孙未禹说道:“我想起个事情,在县中的一段日子,发现大家的照明不够好。”
公孙未禹恍然,问:“你们要在本县建发电厂,送灯泡?”
“想什么呢,等着吧,看看几年之后有没有机会。我看大家用的是树脂油和脂肪油,有的人家甚至晚上天黑就休息,孩子们点那灯对眼睛有害。你现在安排人制作蜡台,我要送十万支石蜡过来。”小贝说道。
“石蜡。京城富贵人家所用?”公孙未禹不了解石蜡。
“京城富贵人家用灯泡,石蜡成本很低,是一种非常让人郁闷的副产品,工部研究所石化部门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与石蜡斗争。就好像用木炭烧窑后剩下的灰一样,需要清理。
非要说成本,也就是运输成本。最近石油加工加大了力度,京城那边石蜡有很多,我们商量好了,打算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给别的地方用,其他的全买来运到这边,给汶山县送十万支。”
小贝一副好为人师的样子给公孙未禹讲解。
公孙未禹沉吟了一下。不放心地说道:“从京城运过来太远了,蜡烛在路上颠簸容易段掉,而且你们运过来加上买的钱不少,你们与小宝小公子商量过?”
“商量什么?我们自己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屁大点事儿,我们至于找我哥哥姐姐?还有哦,谁告诉你石蜡运过来是一支一支的?是一桶一桶的好不好,要不是怕天热化了。直接一块一块地堆在一起运来就行。
等运过来了,我们新建的加工作坊群也就弄好了,可以给一部分人提供工作,尤其是在家中找不到活的女人。”
小贝发现自己真聪明。会很多公孙未禹不知道的学问。
公孙未禹继续是那副受教的表情,琢磨琢磨。期待地说道:“能不能把加工的地方放在汶山?我们有人力,而且价格低廉。”
“甭指望了。除非你能修一条宽敞的路,然后解决畜力。记得做蜡台,下面像个小碗一样的,可以把熔化的多余蜡油接住,不浪费、好清理,用竹子做就不错,要打磨光滑。最好是在下面有个卡扣的地方,能够轻松更换。”
小贝又叮嘱一番,随后摇摇头,似乎觉得公孙未禹乃孺子不可教。
公孙未禹旁边的其他衙门的人和百姓,也觉得平时很聪明的大人今天变傻了,如换成别的大官来估计早生气了,听说大官脾气都不好。
公孙未禹果然是变傻了,觉得小贝说的事情不需要很着急,所以提议道:“县中有其他事情在忙,蜡台制作容易,不如等运到县中再说,暂时不急。如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