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五章 巡游过后上归程(第4/8页)  田园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让人在征兵的时候找不到他们,户籍非常的凌乱。

    也是因为如此,李隆基才让宇文融去查户籍,并且给在外面没有籍贯的人土地,让他们安心生活,在这点上宇文融做的不错,马上就要完成了,以前逃的人也不再继续追究责任。

    于此事上,李隆基还是答应了下来,国库中的钱多了,护卫京城的人少了,拿出钱来征兵是比较划算的事情。

    张小宝和王鹃在听到了这个事情之后,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一时无语。

    “募兵制度是比府兵制度好一点,可却也有不少的隐患,如果朝廷没钱了,那就养不起兵,地方上都是各自养着自己的兵,谁出钱,兵就听谁的,看样子得找李隆基说一说才行。”

    张小宝想了一会儿对王鹃说道。

    王鹃也知道这么做的弊端,毕竟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打仗需要的人太多了,就算是张说又裁掉了很多的边军,可人家只要有钱的话,又怎么可能不自己偷偷多养兵,何况节度使的权利也太大了一点。

    听完张小宝说的话,说道:“要么我们也去当节度使去吧,到时候有了更多的兵,谁想捣乱就收拾谁,我担心少了一个安禄山,还有另外的人会跳出来,毕竟这个制度本身就是给人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真得去跟李隆基说说,让他别让地方自己组建军队,而且尽量不要是募兵,没钱可就麻烦了,最好的当然是义务兵,就像我们那个时候那样,用荣誉来收拢士兵的心,当兵的时候只要坚持下来几年,就可以回来做事情,并且得到一笔还算不可以的钱。

    如果发现有好的,就再继续培养,这样一来,兵练出来了,还能少很多的麻烦,现在当兵是只认钱,估计以后更是如此。”

    “也行,等回去的时候再说。”张小宝点点头。

    队伍又行了几日,便来到了潞州。

    李隆基起家的地方就是在潞州,他一直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福地,所有一到了地方就觉得特别的舒服,登山,写诗,给地方免赋,历史上免了五年,这时可能是因张小宝和王鹃的关系,让国库中的钱多出来许多,所以一下子就免了六年。

    多免了一年,这可不是小数目,潞州本来就不小,每天上缴的租税很多,少一年就能让这边的百姓多一年的发展机会,六年下来,就是想不富裕都难。

    张小宝和王鹃自然不会错过在这边的太行山上做点买卖,提前到来的人已经组织起当地的百姓修了比较好的山路,并且在山中还建了许多的别墅区,全是由木头制作的。

    并且给提供了进山打猎的活动,让李隆基又开心地玩了几天。

    等着回去的路上,张小宝这才找到机会,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臣和鹃鹃有一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说。”

    “但说无妨。”李隆基觉得事情似乎有点不对,不然的话张小宝不会绕圈子,问是当不当说,既然都问了,又怎么可能不说。

    “谢陛下,臣和鹃鹃听闻张大人说的募兵之事,觉得略有不妥,此时朝中钱财还算充裕,可只要连续遇到几次天灾,再修点宫殿房子什么的,那就可能让国库中的钱财或缺。

    到那时,陛下用什么钱来养兵?难不成让各个地方的节度使自己来养?那养出来的兵是谁的?”

    张小宝把关乎到国家的大事儿给问了出来。

    李隆基本来是答应了张说募兵,听张小宝这样一说,觉得也有道理,可如果还要按照以前的方法来征兵的话,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百姓又该四处乱跑了,让京城无兵可用。

    张说此是也在旁边站着呢,见张小宝反对自己的提议,反驳道:“难不成张主簿还有更好的办法?”

    “这个自然,好的办法是有,不过现在还不能用,待我把其他方面的事情做好了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