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故土也有千千结(第2/3页)  田园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边黎族,现在叫俚族怎么说也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那手工艺可不是那么好学的,除了他们,别人未必能掌握的那么好。

    把棉花给他们送去,他们做出来好的东西,只要交换,那必然是会成为商品,其他人现在也有种棉花的,看到这种东西又怎么可能想不出来自哪里?

    是考虑到这些,张小宝才决定教给黎族种棉花,并且提供种子和扎花机,对王鹃解释道:“那边现在的贡品就有用木绵织成的布,非常漂亮,一旦用棉花做出了新的东西,别人看工艺就知道是出产于当地。

    那其他种了棉花的人难道就会等着我们和海南那边交换?换成你就不会插一杠子?既然守不住秘密,没有本事来守秘密,那就不如大方些,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只要棉花的事情成了,以后就可以从各个地方收集特产,拿到海南岛,让当地人挑选。”

    “也是哦,那就把送过去的所有东西都打上咱们的牌子,让他们记住这个标志,并且让他们了解与我们合作的好处,互惠互利,还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在某些方面并不比他们差,他们不是有一种藤条编制的手艺吗?一会儿找来内院的人开始训练。”

    王鹃也知道,这个东西无法垄断,那就只能退让,挥了挥小手,开始安排了。

    “咱们有什么东西能在编织上超过他们?找别处的匠人?那得学多长时间?”张小宝觉得没有什么技术可以拿出手来。

    “怎么没有,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给他们打中国结,我打的不算好,可我知道好几种打结的方法。”王鹃挺了挺胸,自豪地说道。

    “不就是个熟练工么?让我学我都不学,不说这个事情了,准备下山。”张小宝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转身离开。

    “不会就说不会,找什么借口,切。”王鹃美滋滋晃了晃脑袋,也跟着离开。

    雨汇为河,入海成一波,瀑布飞腾雾染色,回响是山歌。风来过,牵挂何其多,或许故乡仍欢乐,也有千千结。

    大部分的百姓开始下山,要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了,从钦州那里上次大灾来的一部分人则是心情不好,虽看不到故乡,却依旧不时向那里望去,那里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还有亲戚。

    大风没在陆州肆虐,跑到了那边,不知道那里的亲戚或者是已往的邻居们如何了,那里的官员只要能做到陆州的一半,或许就能躲过去。

    那边的亲戚可能也在担心这边,认为大风是从这边先过去的,真想过去告诉他们一声,这边没事儿,别说风未来,就是来了也伤不到人。

    一些个百姓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跟着队伍下山,到时候各回各家看看,接着就是补苗了。

    李珣也没有留在山上继续监工,这里大部分的事情已安排下去,有干活的人,也有保护百姓不被野兽伤害的护卫,等着下次再来的时候,或许就是另一番的景象了。

    下了山,众人就逐渐地分开,最后这剩下一个六千多人的队伍继续向海边行进,这些就是乌雷县的人了,有四分之一是渔民,他们回家看看,整理一下就可以继续出海打渔。

    “小宝,你家又要干什么了?”李珣骑在马上,凑到同样自己一个人骑马的张小宝旁边好奇地问道。

    “没干什么呀,州里的路还没修完呢,码头也坏了一些地方,都得修好才行。”张小宝打了个哈欠回道,昨天晚上忙着计算有多少的东西能够拿到海南岛去交换,困了。

    李珣明显不相信张小宝的话“没干什么那干什么呢?王鹃拉着几个你家的丫鬟神神秘秘地钻到车中去了,是不是又有什么好东西了?”

    “没,就是编绳子玩去了,女人家的事情,不用管。”张小宝随意地说了一句,双腿微微用力,马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李珣还是不相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