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军官当即带了信炮一阵小跑进了镇子,邵鸣谦令同行车马停下暂歇,‘扬刀盟’的兄弟取出水和干粮分给众人,押送军粮的人中有两位染了风寒,随行蔡郎中趁这个空档赶紧去给两人瞧了一瞧。
两名军官进镇半个时辰没有传出音讯。
‘青石镇’不算小,也不算太大,像军中精锐每个军兵负重几十斤一口气跑几十里路不在话下,像如今这年景,整个‘天芒朝’能达到这种精锐的军兵连同‘金衣卫’里的高手算上也只有几千人,这几千人基本都在‘北川’驻防,钟蛰虽然厉害,他的兵号称精锐实际上却只能算是合格原因很简单——粮饷和战争。
第二个原因战争太太太频繁,好理解,一年大小仗打几十场,天天打,招募来的兵没几天就死,训不训练差距不大,也没时间去好好练兵,多数是守城能干苦力扔石头打仗能打落水狗的水平,十万大军云云吓唬人的居多真正能打的不足万人,就像此前‘扬刀盟’八千八百多帮众,至少半数人练过三拳两脚,但能守分舵御敌的也就两千来人,而真正决定生死之战的则九成要依赖三百‘玄衣卫’,这三百人在交战中的作用远大于其他八千五百多人,这也是当初三帮联手攻山时的情况。
而第一个原因看起来不易理解,实际简单也更为重要,练兵需要装备,粮饷,时间,‘天芒朝’缺银子,自建朝以来一直不停打了二百多年,中间几次重大失误损失惨重有些传承到现在都未能补回来,于是后期军屯成为一大支柱,而今正常军饷都发不了,军屯也种不出东西来,参军的人不少,吃饱的不多,吃不饱怎样训练?
皇帝无比愿意将大炮,火器配备到每人一支,甚至将更具威力的火器配备下去,然而银子从哪来?
配一万套铠甲,火器,战马需要皇帝勒紧腰带过好几年,一战指挥失误一万套全部报销,有的成了敌人的东西,如此前功尽弃,于是军队十万‘弱兵’易募,一千精兵难求,好比‘扬刀盟’邵鸣谦也想练三千‘玄衣卫’,那时候莫说一个‘不死邪尊’,三个五个也不惧与他,可若是训练三千‘玄衣卫’则需要近十万帮众去做买卖赚钱,‘扬刀盟’的买卖也要扩大十倍不止,故而,三千精锐对于朝廷来说也是极为不易的事,当初武经国反叛,那抢入皇宫的五百‘金衣卫’是朝廷多年来的心血,甚至可以说拥有整个‘金衣卫’九成九的实力,当初若非被酆无常唬住,光是硬碰硬恐怕尚需再垫一个‘扬刀盟’进去才有成功的希望。
一个时辰,本该传出信炮的两人也没有任何消息,日头已然偏西,再过一个多时辰天色便该黑了,若是天黑下来则更为麻烦,魏先生心下有几分担忧,不露痕迹的踱步到邵鸣谦身边低声道:“邵盟主,兹事体大我看为了稳妥一些还是我去看看。”
邵鸣谦低声道:“劳烦先生了。”
“客气。”魏先生转身向刘达要了四枚信炮进了镇子,刘达本不情愿,他既然都派了人,这穷酸书生又跑去干什么?不相信自己的人么?
魏先生一进‘青石镇’便万分警惕起来,他身法飞快,眼光也是极准,一座座院落看去,哪座院子是空的哪座院子里有人有多少人立刻便能看出个大概。
“皇上命‘金衣卫’王千户带人在‘青石镇’接应,按理说他应当在镇口迎接,就算怕走漏消息被叛军发现也当派人乔装改扮在镇口打探,现在一个‘金衣卫’不曾露面,看来人或未至。‘青石镇’地形复杂易于埋伏,固然易守难攻也易被人围困,前两次劫夺官银的事就是发生在‘青石镇’这一代的路段,这也是皇帝派人来此接应的原因,倘若接应之人未来与其冒风险拖在‘青石镇’等候不如再赶三十多里路到前方雷家庄安顿,毕竟我们人手不足雷家庄住户较少地形简单,是否有埋伏更易察觉就算有人乔装也远比‘青石镇’易于监视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