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4章 往沟里带人(第3/4页)  大逆转190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股来作为现代铁路的标准,这既不合理也不科学!根据我的了解,中国制式的宽轨运量是其他轨距的3到6倍,而建设成本是其他轨距的1。3到2倍。我接到消息,俄国和德国已经在着手改铁路轨距了,他们也是大陆国家。”

    科尔比点点头:“确实如此,英国是个岛国,他们周围都是港口,海运就能解决大部分运输,就算铁路窄点儿也够用了。我们合众国和中国一样都是大陆国家,国土辽阔,内陆那么多城市和工厂可没办法依靠海运。不过要改轨距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和中国不同,他们以前的铁路很少,改起来很方便。现在我国铁路近40万公里,有二十几种轨距,仅仅是统一成一种都很麻烦,更不用说改成中国这样的超宽轨了。”

    马歇尔很有信心的说道:“不过,国内大财团们对这样的大工程很有兴趣,要不是因为战争,他们早就开始动手了。我们可以先把几条干线改成这样。就算本土暂时不能动太多,非洲那边也是可以的,那边可没多少铁路。”

    “国内有些蠢货真是好笑,居然宣称宽轨和窄轨没有明显的运量优势,确实总重量可能差距不大,但难道他家的铁路只用来运铁坨坨吗?棉花、粮食等轻载物资怎么办?更不用说还有客运,限界6米和限界3米,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哪种空间更大……”马歇尔气呼呼的说道。

    科尔比笑道:“呃,持这种看法的主因都是一些铁路运营公司,如果变更轨距的话,列车、站台以及桥梁、涵洞什么的都得改,既然现在的铁路也能用,他们当然不想花更多的钱。”

    “这些非国民!统一全国轨距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改用更科学更合理的轨距是历史发展的倾势,这些家伙的反对是不能改变大局的……”马歇尔得意洋洋的说道:“不用我们政府出面,那些大财团就会给他们施压的,并且国会很快也会通过新的《铁路法》和美国标准,呵呵呵……”

    马歇尔是宽轨的坚定支持者,但是国内有那么一批脑残人士,鼓吹什么“宽轨不一定可以载重更多”,让他非常不爽。当然,这种说法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比如中国的2500毫米轨,载重量也就比1435mm准多了三分之一的样子,与增加的造价比起来,确实没有明显优势。

    但是这些人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铁路运载的物资并不仅限于钢锭、铁矿之类的占重量的致密货物,还有一大半是各种占体积的东西,比如棉花、纺织品、食品之类的东西。如果是运这些东西的话,载重量还远远不到,载货空间就已经满了。客运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脑子没进水,都不会认为一个25*6*6的双层车厢,比一个25*3*3的单层车厢装的人少吧。

    马歇尔觉得这些人一定是小学没毕业,数学都是门卫教的。

    还有就是今后的升级潜力,目前中国铁道的载重量可是远远没到顶的,而“两匹马屁股”到了21世纪初基本上就到顶了,再怎么加厚铁轨,加固地基都不行了。不是拖不动,而是因为它太窄了,重心不稳。

    事实上到了后来,很多大陆国家都发现了“两匹马屁股”的坑爹之处,要不纳粹德国为什么要搞一个3米轨距的新标准。事实上不止是纳粹德国,美国和苏联都有类似的方案。但那个时候各国大都已经统一了各自的轨距,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还要改的话,代价就太大了。然后又是二战和冷战,大伙也就没那个精力去搞了,比起铁路还是蘑菇比较要紧。铁路窄点就窄点吧,将就用就好。

    但是这个时代还不算晚,按照原时空的历史,“两匹马屁股”要成为所谓的“国际准轨”,还得等到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4英尺8?英寸)为标准轨。这个脑洞的玩意儿能成为国际标准,并不是因为它最合理,仅仅是当时这种尺寸的铁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