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立喊过来崔郡守问:“哎,老崔,咱们这个地方娶亲净有什么规距没有?有的话说出来听听?”
那崔郡守听了笑道:“规距?规距不是人定的么?你是钦差大人,你定下的一切后以就会成为规距的。”
陈鸿立听了哈哈大笑。
“既然是这样,那就好办了。哎,老崔,你赶紧先办两桌酒席,先让人们吃着喝着,咱们半夜的时侯就动身前去娶亲。”
陈鸿立一把抓住一个差役说:“你先去咱的前堂放上一挂鞭炮,咱们先来个动静。”
一阵鞭炮响过,人们开始在后堂饮酒谈笑,直到定更天,人们才结束了宴席。
陈鸿立站起身来对大家说:“各位,时侯已经不早了,咱们还是开始准备迎亲的队伍吧。
马总兵,今天晚上你断后,这一路上的喜钱红包你负责扔,掌握着点火侯。你领导着四个人吧。”
马总兵听了点了点头。“钦差大人,你就放心吧,这活儿就交给我了。”
陈鸿立又挑了十六个打灯笼的士兵。并吩咐这十六个士兵说:“你们前后各八名打灯笼的。
小崔,你他娘的还不赶紧把你的狮子披红给我挂上,你在磨蹭什么呢?”
陈鸿立想了想说:“对了,我还是把小妹跟碧衣仙子也叫上吧。跟着两个女的也方便些。”
想到此,陈鸿立跑到后堂,将正在修炼的赵东梅与碧衣仙子拽了起来。
陈鸿立冲着两个人一笑。“你们俩先别修炼了,还是跟我去娶喜妇吧。等娶回来喜妇你们再修炼吧。”
两个人听了无奈地笑了笑,随后就跟着陈鸿立走了出来。随后娶亲的队伍正式出发。
八名提着红色宫灯的士兵前面打头开道,陈鸿立紧随其后。
后边是赵东梅与碧衣仙子并排的两匹红马。再后边是狮子披红的新郎官崔朋涛。
在后边就是二十多位的各级官员及马总兵带领的八名提灯笼断后的队伍。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郡城的西边而来。队伍出了西城门走了二十多里路。
只见古木苍林,山风习习,冰凉刺骨。
队伍的后面有人小声地低估着:这是往哪儿去呀?怎么越走越荒凉呀?感觉怪瘆人的。
陈鸿立听了暗笑:“这他娘的去墓地去娶亲能不瘆人么?我若直说了还不得炸了窝呀。”
队伍又往前走了半里来路,只见前面不远处黑呼呼的一片,不用说,这墓地已经近在眼前了。
只见墓地中鬼火点点,象那一盏盏或明或暗的灯火。
偶尔还传来一两声狐狸的叫声。
陈鸿立聚灵力往前边细看,只见前方的坟头少说也有个五六千个。真是一块大墓地呀!
陈鸿立见了大喊一声:“队伍停止前行,这一气咱们走得也时间不短了。
大家下马休息一会儿吧。把咱们带着的酒肉拿出来,大家先吃喝休息会儿咱们再走。”
这娶亲的队伍从郡守衙门到出城再到这里,少说也走了三十来里了。
这黑灯瞎火的,人们早就累了,一听说休息,人们立刻跳下马来,将马匹栓在了路旁。
然后,十个一堆,八个一伙地围成了六七堆。大家拿出酒食是一边吃喝一边闲聊。
陈鸿立用手一拉崔朋涛,然后悄悄地问:“小子,是这儿么?”
崔朋涛听了悄声答道:“嗯,是这儿,她的墓地好象在山坡的背阴处。墓前有一棵大枣树。”
陈鸿立听了点了点头。“小子,拿上她的衣服、鞋、袜之类的咱们悄悄地过去。”
那崔朋涛听了点了点头。悄悄地走到轿边,将轿中的衣物悄悄地拿了出来。然后悄悄地说:“叔父,都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