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6章 按部就班(第2/2页)  三国演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一般春薯亩产可达两千公斤。

    土豆产量稍低,但一亩也能达到一千多公斤左右。

    换算到东汉一亩田,这便是一亩平均可达四五百公斤,十五石左右。

    良田亩产水稻3石,还需精耕细作,一人一牛只能耕种十多亩。

    普通旱田亩产土豆红薯十五石,一人一牛可耕种五十亩!

    这巨大差距,简直了。

    杨锡在等着红薯和土豆横空出世,给曹操等人隔空一击,为辰河商会积累足够的政治资粮,成为天下正统,打击士族气焰。

    最好是将士族打落尘埃。

    由于土豆和红薯种不多,整个辰河区,上半年总计才种了两千亩,但这两千亩,一旦成熟,下一季,将变成二十万亩。

    有些地方一年可以种植两季,如此一来,两三年便可解决天下粮食问题,加上橡胶树这经济作物,这是本次环球航行最大的意义。

    鄂县,彩石河边。

    杨锡在辛勤劳作。

    秦青也带着杨锡设计的斗笠,穿着麻布衣,仿若普通农人。

    这河边种植了五十亩红薯和五十亩土豆,主要的种植人,还是杨父和其妻杨氏,杨锡夫妻二人自然只是偶尔来帮忙。

    此时红薯藤已然爬满了旱田,其叶子已然完全将泥土覆盖。

    哪怕是一片叶子,这也是杨锡的宝贝。

    红薯的叶子可以炒菜,其味甘香,杨锡已然数十年未尝过其味道。尽管如此,杨锡一家,都只采吃过三次。

    天下大势争吵愈烈,杨锡却消失于争吵之中从不发声。

    至六月,五十万大军的新兵三个月军训期过,杨锡屯调十万军马于鄂县,拱卫辰河堡,并于辰河堡周围湖边开垦屯田。

    至于另外的四十万大军,杨锡将其分散于卫瓜、太史慈、蔡考、吕蒙等将领军中,继续开垦旱田。

    旱田先种植经济作物棉花,其实则是为日后种植红薯、土豆做准备。

    六月初一大早,杨锡一家人,与辰河城中许多官员,并有辰河十日报、辰河商报、辰河政治报、辰河经济报、辰河县民报等十余家报社记者,被杨锡请至彩石河边。

    杨锡要在今日挖红薯!

    杨锡口水都流出来了!

    蔡邕、陆康、庞德公、杜祖安、曹植、黄祖、袁术、吕布、郭嘉以及辰河大学各学院院长,还有东航商行、安陆黄氏、鄂县罗家等此时在辰河城的各界名流、商会代表,共五六百人,都被杨锡发请帖,请至彩石河。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