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书房的博弈(二)(第1/3页)  君心荡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急着整理衣服的姜烟并没有看到,楚奕嘴角意味深长的笑容,慌慌张张的在自己裙子上抹了两把,才又问道:“今天中午的话,你不是只开了个头,到底是什么,现在说说呗。”

    谈起中午无疾而终的话题,楚奕才暂时收起了旖旎的心思,走到书桌边那处那封十万火急的密信,递到了姜烟的眼前,“东边军区因为灾害,粮食紧缺,前方战士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好好的吃上一顿饭了。”

    快速的浏览完了书信,姜烟才疑惑道:“信里提到的水灾,似乎是前些日子才发生的,东部军区四五月份多梅雨季节,这雨一下就容易收不住。可历年来不都是这样,怎么单单就今年粮食告急呢?”

    信里确实只是说了今年灾害年间、粮食欠收而已。

    “你有所不知,因为去年冬季的霜冻较为严重,今年入春之后,严寒依旧在延续,其间暖和了几天,又冷了回去,多处庄稼刚发芽便被冻死了。好不容易挨过了春天,一入夏雨水就没断过,多地洪涝成灾,洪水直逼农田。现在不仅是军营里的粮食紧,老百姓家里也不见得有多富裕。”

    “倒也奇了,今年年后只下过一场雪,虽然比来年要大上许多,也要冷上许多,但也晚了不少时日。黎阳这边看起来似乎影响不怎么大,倒是梅雨地区为洪水犯了愁。”姜烟一边琢磨着,一边说,总觉得有哪里是不对的。

    “天灾人祸,又有谁料得到呢。”楚奕叹息道,“东边可是大楚的腹地,军队万万不能乱。”

    “说起来这些年,东边相较于其他三个方位,可是要安稳不少了。”姜烟想了想,随即说,“我有个提议,王爷您看看是否可行。”

    “请说。”

    “灾祸一起,当地百姓最为期待的便是朝廷的赈灾银粮了。可是每年的赈灾银,真正到老百姓手中的,却寥寥无几,大头要么是被钦使吃了,要么就是被地方官吃了。每次赈灾最后,总会闹到民怨沸腾的地步,往年还会派地方军去平乱,可是今年不仅是百姓受灾,军队也跟着受了牵累。”

    楚奕一边听着姜烟说,一边顺着她的思维在思考,不知不觉之中竟然微微扬起了唇角,“然后呢?”

    “王爷应该知道,这次赈灾应该要比往年的赈灾更为严苛一些。因为一旦弄不好,到时候不仅是民怨沸腾,更有可能是军队消极、毫无战斗力,这可不是小事情,毕竟还有东瀛对咱们虎视眈眈的。”

    “嗯,确实如此。”楚奕笑道,“东边这两年安稳,不过也是因为大楚国力较强,他人来犯并没有十足的胜利的可能罢了。”

    “所以我觉得,不管现在灾情到底如何发展,民情已经是处于鼎沸之势了,此番赈灾无论是谁,只要案涉贪渎,就必遭严惩。所以如今看来,最为主要的还是这次钦使的人选,无论是谁只要想在此事上填饱肚子,都不会被允许的。”

    往年灾难官员中饱私囊,最后民怨沸腾,都会被安上一个乱民的名头,然后再由朝廷派军队来镇/压,不管到时候局面有多严重,涉案的朝臣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反而会好好的填饱肚子。官官相护,老百姓上诉无门,也只能默默的忍受罢了。

    可是今年这情况就稍有不同了,按例各地的军队非特殊情况不许离开驻扎地,要平定民怨,也只能用地方军。今年地方军也相继遭灾,怕是不会那么听话了。

    “哦?你的意思什么?”楚奕微微扬眉,对她的话十分有兴趣,“是觉得他们贪好呢,还是不贪好呢?”

    虽然是问她,但是楚奕心里已经有答案,她不会喜欢视百姓性命于无物的行为。

    “王爷,那可是上万条人命,又不是小事。”姜烟白了他一眼,扬了扬袖子,找一个靠边的窗户坐着,眉眼清澈挑眉道,“虽然是很想把他们都弄下来,可是也不能学他们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