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洪霖大人?”楚奕琢磨着这个名字,其实说到底,他是不怎么熟识的。常年外放在外,也就年节前后容易在京内走动,与六部之间的联系少之又少。提到这个吏部尚书大人,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前些日子在太和殿上,因为联姻一事,与刑部的朱轶大人起了争执。
“看安王殿下的样子,似乎是不怎么了解了?但是还是认识的对吧。”他微微思忖的样子姜宇注意到了,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还真的是跟来之前听说的一样,这个安王殿下只有卓绝的军功,在朝中无一点人脉,怪不得皇帝常年将他放逐在外,也不怕他举兵造反。
“嗯,这是自然。”楚奕点头。
“洪霖大人当年与崔沪大人同为漓江四州的州府大人,然而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洪霖大人已经高居六部尚书之一、正二品大员,可是崔沪大人可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州府大人,安王殿下可有查过是为何?”
楚奕这人不笨,只是少了些机会,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所以跟他说起话来,姜宇也不是太费脑筋。
想到自己去邓州那日,问过崔沪这个问题,可是当时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楚奕实话实说道:“本王确实好奇过这个问题,漓江四州历年以来政治清明,各州府知州大人均有晋升,很多都已经调离,成了京官,可是为什么崔沪大人在一个职位上这么久,既有政绩在身,也无太大的品德缺失,何以二十年来只单单耗在一个位置上。”
“看样子安王殿下已经问过崔沪大人了,可是并没有得到答案。”姜宇笑道,在楚奕点头的时候继续说:“安王殿下可记得苏越这个人?”
“苏越?”楚奕重复道,喃喃自语的将这个名字重复了许多遍以后才恍然大悟道:“宁王殿下所指可是当年会安军的统军将领、先帝在世时前御前大将军——苏越?”
因为太过于震惊这一个人的名字,楚奕并未留意,在其说起“苏越”二字的时候,一直不发一言的姜烟闭上了眼睛,敛去了眸中显而易见的悲伤。
“确实是此人,本王觉得殿下应该记得此人的。”从小生活到大,姜宇很是了解姜烟的一些小动作表达的意思的,可是此时并不是安慰她的时候,只冲楚奕说了这么一句,再无下文。
突然提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楚奕心里不太懂姜宇到底要做什么事情,“宁王殿下提起的这两个人,一个本王虽然认识,却并无交集,一个本王即便是有记忆,可是如今也都不在于世,是有何事要告知本王?”
“也无其他重要的事情,只是想告诉一些当年事情的背景罢了。”姜宇继续笑着,故作是事外之人般说道:“算起年龄,当年会安军以叛乱之名血溅鹤野之时,安王殿下应该已经十一岁了。既然安王殿下记得,那么应该也知道会安军是因为何事被全部处决的。”
谈起这件事,楚奕心里就跟被揪着一般,当年数万人葬身鹤野,而后又有自己不小心得知的不知真假的消息,而后父皇、皇长兄先后去世,先帝竟无留下只言片语就已然驾崩、皇长兄更是在回京途中离奇死亡。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看起来虽无直接联系,却明显隐瞒了一个巨大的阴谋,让他年少之时总有隐隐不安之感,这些事情这么多年都未曾查清楚,可是已经被他知道了?
楚奕微微思索了片刻才说:“实不相瞒,当年本王年龄虽小,可那件事情始终是太过于惨烈,京中人传的沸沸扬扬的,也让本王多少了解了一些。”
“安王殿下都知道了什么?”姜宇询问道,想要看看这个安王可以说到什么地步,自己对他的信任又可以到达何种地步。
“当年父皇驾崩,皇长兄病死在鹤野回京的半路之上,二皇兄理所应当的顺次长子的身份,登基继承大统。”楚奕一边思忖一边说,像是陷入了回忆之中,“本王记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