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李隆基不能,最起码,也要做足面子上的功夫,充分聆听群臣地意见和建议这便是所谓的议储之仪。 这是从太宗皇帝朝时传下来的朝廷礼制,李隆基不能舍弃。
见局面又有混乱起来的态势,李隆基的眉头越加的紧皱起来。
高力士捧着几封越过兵部直抵宫中的边关密报,嘶哑着嗓子沉声喊道,“诸位大人肃静”
别看高力士只是一个太监,但这殿中能惹得起高力士的人还真不多。 高力士喊了这么一嗓子,众臣皆不敢怠慢,安静下来,静静地一起抬头望着缓缓走下皇台之下地当朝第一权势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清了清嗓子,朗声呼道,“诸位大人,皇上接到陇右、河东、剑南三镇节度使密报,礼部侍郎、河陇监军安抚使萧睿萧大人顺利从石堡城突围,入了吐蕃境内是时,萧大人亲率300大唐羽林军士卒,在吐蕃境内千里奔袭剿灭吐蕃军数千人,同时俘虏了吐蕃王都松芒布结目前,萧睿萧大人已经带着吐蕃王昼夜疾驰返回长安”
高力士的话音刚落,朝会上几乎要炸了窝。
萧睿竟然没有死
竟然跑到吐蕃境内袭杀吐蕃军数千
还俘虏了吐蕃王
天哪
众臣脸上皆显出了不可思议和无比震惊的神色,瞬间,因为立储而搞乱的朝堂在一阵骚乱之后,渐渐变得异样的安静下来。
既然萧睿还活着这意味着萧睿又有了一笔大功在身,俘虏了吐蕃王。 这等盖世功勋怕是空前绝后吧这意味着盛王李琮又有了强大的助力。 众臣慢慢开始打起了自己地算盘,一些保持中立的朝臣几乎是片刻间就决定倒向盛王李琦。
李琮面色苍白,他与裴宽交换了一个眼神,眼神中的震怒都难以掩饰。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萧睿竟然还活着他恨恨地咬了咬牙,暗暗咒骂起皇甫唯明来,竟然没有给他报个信息。
其实他真是冤枉了皇甫唯明。 皇甫唯明在接到吐蕃人使臣抗议上奏皇帝的同时。 就派出亲兵飞速赶往长安的庆王府通风报信。 可是这报信的亲兵,刚刚进了长安城。 就被李隆基手下的影子组织地人给控制了,至今还幽禁在长安城里的某处。
所谓天空一声巨响,萧睿粉墨登场。
高力士见众臣震惊无语地样子,微微笑了一笑,回头望了李隆基一眼,见皇帝发出会心地微笑,便扭头大声呼道。 “皇上有旨,宣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河陇监军安抚使萧睿进殿见驾”
萧睿定了定神,他昨晚就回到了长安。 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进城回家去,就被影子秘密接进了宫去。 跟李隆基密谈了一次,又将吐蕃赞普都松芒布结安置在宫中,就歇在了宫里。 当然了,他平安无恙地消息。 已经被武惠妃派人报到了萧家。
他等候在殿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听着殿中众臣议立李琮的声浪,他心里非常淡然。 在明确得知了李隆基地心意之后,他明白,李琮已经彻底失去了争储的机会。
李琮比李琦更优秀,谁都明白。 就算是跟李琮有嫌隙的萧睿,也无法否认。 但是。 李琦却是目前最符合李隆基要求地一个皇子。
最单纯、年龄小,没有参与过党争,可塑性很强。 李隆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思去向李琦灌输他自以为是的治国理念。 才学不够可以培养嘛,年龄幼小正好让朕调教嘛,这是昨晚李隆基跟萧睿说的原话。
听到高力士的宣召,萧睿定了定神,飘然进了大殿。
殿中鸦雀无声,众臣皆侧首望着眼前这个神态淡然英挺一如往昔、但比往昔肤色变得黝黑、又多了淡淡肃杀凛然之气的青年权贵,阔步而入,神色各异。
无视众臣或震惊或凛然或警惕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