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风情万种,但看得久了就让人毫无趣味意兴阑珊。
伴随着众人相互劝酒行令的喧闹,一个个妖媚而花枝招展地ji女脸上荡漾着无尽的春意,依次走到官吏们身边坐下,有些个还没坐稳便倒入了醉意朦胧的官吏怀中,发出了勾人的格格娇笑声。
最后一个竟然还是萧睿的“熟人”,平康坊华春阁里的头牌花旦沈燕燕。 沈燕燕柳腰拂袖款款而来,她是郑拢重金请来陪侍贵客的花红,自然是走向了坐在郑拢左侧主客位上的萧睿。
虽然参加这种官员聚会陪酒也不是头一遭了,但沈燕燕还是有些紧张。 因为她听郑家的下人说,参加宴会的全是朝中四大家族出身地朝臣。 四大家族在民间地影响力,在某种角度上说,超过了皇家李氏,传承数百年的贵族招牌,已经让世家大族子弟在民众眼里蒙上了一层神秘地面纱。
她定着神儿扫了主客上的贵人一眼,不由呆在了那里:那,那竟然是那晚那个让她神魂颠倒的华服贵公子。 萧睿这个时候也发现了她,面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厉芒。
郑鞅摆了摆手,“去萧睿萧大人身边服侍。 ”
沈燕燕全身一颤,眼神变得迷离起来。 她默默地跪坐在萧睿身边,动也没动一下,心里波澜惊起:萧睿呵,竟然是那天子门生萧睿
沈燕燕怎么能不知萧睿这个名字,那一首“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歌儿早已成为平康坊歌姬的保留曲目。 想起这名动天下的人儿那双手曾经在自己的羞人处肆意揉搓过,沈燕燕心里的那一抹春情就更加地盛了,但旋即,她又想起自己那不自量的奢望,不由又黯然下去。 人家娶得是公主,还有李相家的小姐即将嫁入府中,自己一个风尘女子弱质薄柳如何能落在人家眼中
从始至终,萧睿没有跟沈燕燕说过一句话,而沈燕燕只得一边自怨自艾,一边跪坐在他的身旁为他斟酒,偶尔将复杂的目光从他英挺淡然的脸上闪过。
郑拢一边饮酒,一边与身边的萧睿聊着一些士子文人间该聊的话题,萧睿早已不是当初的菜鸟,应付这种场面游刃有余。
“大人,崔涣崔大人到”郑家的一个下人上来伏在郑拢耳边小声道。
郑拢一惊,心道这崔涣怎么来了崔涣是博陵郡王崔玄暐的孙子,是博陵崔氏中鼎鼎有名的青年才俊,据说刚刚从扬州长史的任上被调回京来。 此人年少成名,又出身贵族豪门,自然就多了几分傲气。 不要说一般人等,就算是四大世家大族中人,能让他看得起的也没有几个。
这种场合郑拢本来就没指望他能放低身段前来,可他却偏偏来了。
崔家势力雄厚,崔涣又深得皇帝的看重,郑拢也不敢怠慢,忙让郑鞅迎下楼去。 不大会功夫,一个白衣青年就飘然而入,俊朗的面容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只是那微微翘起的嘴角折射出此人潜藏的傲气。
众人中多起来跟他见礼,就算是郑拢也笑着起身唤了一声贤侄。 只有王维依旧自斟自饮,浑然不知来者是何人。
崔涣是开元二十一年的状元,一直在外为官,萧睿并不识得他,便自顾默然饮酒。
崔涣矜持地跟众人草草寒暄了两声,他突然将目光投射在端坐在那里的萧睿身上,见萧睿神清气郎风姿不亚于自己,不由嘴角一晒,淡淡一笑道,“这位莫非就是最近声名鹊起的萧睿萧子长”
萧睿淡淡一笑,缓缓起身,略一拱手,“在下正是萧睿,见过崔大人。 ”
同为青年才俊,但萧睿如今的声名已经不是崔涣所能比的。 正是因为如此,崔涣才对萧睿有了天然的抵触之心。 当一个才子面对一个更大的才子,当崔涣感觉他的声名因为萧睿的存在而变得暗淡无光时,崔涣就无意中滋生了嫉妒之心。 当然,最主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