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回 寂空禅寺(第2/3页)  元耳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一间大房,彩姑一间小房,

    沙弥示歉道「各位如若要吃些什么尽管吩咐,唯煮饭僧突然走了,我煮的勉强入口而已,请诸位勿怪。」

    李玉耳道「请教煮饭僧何故离开?」

    沙弥道「日前那煮饭僧来投靠本寺,谓其无处可去,自言善煮食,愿做煮饭僧,不意适才匆匆告辞,又说于心不安,未知何所谓也?我追问之,他亦不解释,只说罪过,又说将来可别责怪他。小僧想或许他自觉斋饭做得不好,害住持吃不下,故心怀歉疚。我欲挽留,他仍果断走了。」

    众人才刚经历帐房与郡守公子之事,不免有所联想,待沙弥离开,李玉耳道「难不成与万痴教有关?」

    盛元亨亦同意道「事有蹊跷。然万痴教皆于世上权与利之处下手,何竟找上一简朴古寺?」

    阳灵子道「之前万痴教皆差遣妖人办事,这次那煮饭僧却似是平常人,难道有何忌惮?于今之计,或许只能自那童儿处查线索矣。」

    第二日早斋,那童儿未再来抢走禅师之食。归真五子问明哪儿可寻得小童后,便迳往寺后一隐密水池去。到了那地,只见乃一小小池子,约两个大男人张开手臂宽,深仅及小腿,水质不甚清澈。五人站在水池边瞧,见里头无鱼虾,几株水草而已。说时迟那时快,兔童儿横拿著一截拳头粗树干,从后快速撞向盛元亨c李玉耳与阳灵子,逼得三人与童一并跳进池子里,说也奇怪,这四人突地就沉进池子里,转眼不见,只有那截树干浮在水面。咆天看到此景,自是奋不顾身跳进池子里去寻师兄们,彩姑向来跟著四师兄,拉著他的衣摆也一起跳矣,这两人亦瞬间消失于池中。

    话说归真五子与小兔童在池中各自分开,原来里头并无水,各人只觉浮于无边无际之空间。

    此处亦空非空,亦静非静,又亦暗非暗,无以形容,可谓太虚。

    众人于此忘了过往,不念未来,思虑俱止,唯观照当下而已,但觉此处大不可言,然又与之融为一体,无得无失,不来不去,似止不止,诚妙境也。

    不知过了多久,各人皆觉身边有一物游过,彷佛一巨大无比之鱼,众人被其带动如随洋流漂游。

    又过了不知多久,鱼似化为大鸟展翅翱翔,众人亦随之飞行。

    凡此种种,或游或飞,皆于一至为广袤之界中。

    再过了无法计算的时间,众人突觉被底下一股气流托起,陡然浮于一池中,然此池非彼池,非寂空禅寺后那一个,此池甚大,名曰天池。

    六人皆上岸后,归真五子用法术弄干衣服,却见旁边有一位十五六岁之陌生少年,他眉清目秀,灵气过人。

    盛元亨问道「请问你是?」

    少年欠身行礼道「我是兔童也。各位公子姑娘必有疑问,现就我所知坦诚以告。我为幼兔时有一男子喂我灵果,使我开通吸天地精华之窍,过数百年,乃稍具道行,能化为一童。各位到禅寺之前数日,当年赐我灵果之恩公又来找我,才知其名为月郎。他赐我一名曰月中奇。恩公吩咐我于某日开始阻止禅师食斋,又说诸位将造访禅寺,令我趁公子姑娘们在庙后水池边时,推三位入池,说余两位亦必随之。他又要我事后对各位说明一切。这些我都照办矣,总算不负恩公所讬。」

    李玉耳与阳灵子听见月郎之名,彼此互看一眼,甚觉惊奇。

    李玉耳问兔童道「你之恩公可有说明原由?他还说了什么?」

    兔童道「恩公说那几日煮饭僧所煮之物不宜给住持吃。至于那池,他说有太虚之境,其内有北冥与南冥两大海,又有大鱼名鲲,悠游于北冥,可化做大鸟曰鹏,飞至南冥。太虚之境每五百年会于世上某地现一开口,那日在池底即是五百年一遇之机会。恩公说唯有缘人可入,得造化之神妙。当日我未料到自己亦是有缘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