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侯府受袭(第1/3页)  雪夜踏云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德宗离开临江府出城巡猎,按照明夏国的官员制度,临江府城会由二把手的长史大人负责接手管理。这期间所有的军政要务都要由他亲自处理,直到明德宗归来。

    临江府的长史黎华是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了,他在任临江府长史三十年,从来没出过什么岔子,不过也没有什么大的政绩。每年的吏治考评上黎华都只能得到一个中上的评价,这也导致了他仕途上无法再进一步。

    按照明夏国官场的案例,他也是快到了退隐的年纪。只要这两年任上不再出什么大的查漏,他都能安心地回乡度过晚年。

    不过今天黎华似乎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味。明德宗离开临江府后,州府内处理文案的文件突然如雪花般飘在了他的案头上,大到家族争端,小到鸡毛蒜皮,都要他来处理。而府衙内留守的其他官吏,除了几位刀笔吏还在他身边伺候着,其余人都不见了踪影。不是有病告假,就是下到附近的郡县考察,没有一位出现在眼前。

    黎华从小山似的案牍上抬起了他花白的脑袋,顺着房间窗户上透出的余光,看到了外面月色渐渐升起。站在一旁服侍的下人拿过来一盏点好的宫灯放在条案上,房间里的光亮顿时大展。

    黎华从条案旁慢悠悠的站起身来,走到了房间外面。府衙里冷冷清清的,只有隔壁的几间屋子还亮着灯,几位刀笔吏也在里面奋力处理着公务。

    一位守在一旁的下人赶紧从屋里取出来一件皮裘大衣披在了黎华的身上,老人坐到院子里一颗老梨树树下的躺椅上,望着天上的繁星,自语道:“要变天啦。”

    临江府城城西的一座军营外,一队刚刚巡逻完毕回营交差的士兵走进了营里。刚刚进营他们就惊奇的发现,在营地里休息的士兵此时都站在了营地中央,营地的最前面站着一位锁子银片甲的将军正在营地里训话,他头盔上的长缨证明了他是一位六品的郎将。

    这里正是城西巡防营的所在地,与之相对的另一边,城东巡防营内也在上演着一模相似的剧情。这两位郎将出自临江府城防营,是东西巡防两营的直属上级,平时由营地内的从六品武将果稷校尉带领,而到了特殊时刻,则会有将军带着城防营的手令来调配士兵。

    此时这两位郎将正是持着城防营的手令,调配东西两营的士兵赶往城南。具体的事物两位郎将并没有解释,不过是说城内出现了一股盗匪,要求巡防营的士兵听从命令,包围盗匪藏身的院落。如果有盗匪想要冲出包围圈,就地格杀。

    不知情的士兵们被带到了距离博望侯府一个街道距离的位置布下了包围圈,等待着所谓‘盗匪’的突围。城东巡防营的一位果稷校尉见况不对,想要询问任务的具体细节,结果却被郎将带来的一位随从刺杀当场,以意图泄露军机为由,连同这位校尉的几位亲随一起被处理掉了。

    其余的士兵见到这种场景,不少人都直接打消了心底的疑虑,不敢不执行这位郎将的命令了。

    站在博望侯府角楼上巡视的士兵,看到了街道外包围侯府的巡防营士兵们,他刚想要吹响挂在胸前的哨笛,一只带着灰色手套的手掌就摸上了他的脖子,一用力就扭断了它。

    士兵被轻缓的放倒在地,一位穿着深灰色紧身衣的男人朝着黑暗里招了招手,然后就顺着角楼黑暗一侧墙壁爬了下去,整个动作如同壁虎一般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声响。

    黑暗的巷子里,若是此时有人经过就会惊恐地发现,这里站满了穿着各种深色紧身衣劲装的蒙面人。他们所有人都沉默的站在那里,就连呼吸都悄然一致,就像活着的雕像一样。

    角楼上传来的信号让所有人目光一凝,他们的眼底都透射出一股令人恐惧的疯狂。蒙面人按照各家的队伍各自拉开了一段距离,顺着角楼下的阴影沿着博望侯府的府墙靠近守在博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