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陈东航亲自跑过来压阵也没什么用了。鲁保国率领亲兵担当督战队,砍了十几个人也没什么用,反而激起了叛军的凶性,盯着鲁保国等人一阵猛打,搞得鲁保国灰头土脸的。
其实鲁保国很想哭,这都一群什么兵,人家定落败的时候,殿后的殿后,逃命的逃命,自己这边倒好,情况不妙了,就乱成了一锅粥,这帮子人连督战队都敢杀,还有他们不敢干的事?还没怎么打呢,叛军就乱的不成样子了,拓跋轻云也没想到战事会这么顺利,不过定将士可不会仁慈的,组阵包抄过去,乱哄哄的叛军根本抵挡不住,一番厮杀下,除了少数人逃出去外,其余人等非死即伤,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鲁保国力战不敌,选择了归降,陈东航仗着一身本事想要杀出重围,结果碰到了半路等着的林冲,林冲仗着胯下宝马,一枪刺死了筋疲力尽的陈东航。杨志恶斗半天,最后便宜了林冲,想想都觉得懊糟。好在林冲和杨志私交甚笃,林冲指着陈东航的尸体,笑言道,“德昭,送你一份大礼要不要?”
“滚,就你枪法好”杨志没好气的瞪了林冲一眼,不过骂完就站在原地咧着嘴笑了起来,林冲撇撇嘴,给了杨志一个白眼。
丘陵一战,驰援风雷镇的万余叛军全部被歼灭,主将陈东航被杀,副将鲁保国被俘,消息传到后方,叛军顿时被震得七荤八素的,这才多久,风陵渡大战还没开始,就在中条山附近连续折损几万兵马,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柴可言感觉到压力很大,她没想到战事会如此的不利,这一番失败之下,折损兵马事小,士气遭到太大的打击了。如果还这么拖延下去,恐怕形势只会越来越不利了。于是,在各方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柴可言做了一个决定,她将函谷关以及商洛兵马全部集结在中条山南部。开始了一条冒险之路。
柴氏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赵有恭哪能不知道,而且柴氏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在风雷镇以及风陵渡口防守严密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再走一走宋江的路。从中条山取得突破。可以说柴氏大军再次兵临中条山,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中条山地形复杂,想要完全布放,没有十万兵力是绝对做不到的,但现在定兵力有限,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说,柴可言的决定是正确的,定在中条山出于先天性的劣势地位,这次定也无法再从别处调兵了。柴氏只需要面对中条山北部的守军就可以了。
柴氏兵临中条山,更有柴可言亲自督战,一时间士气高涨,在中条山南部势如破竹,短短一天之内就突破了定在南面修建的几条封锁线。随着柴氏节节胜利,风陵渡内的定将士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柴氏是盯准定兵力不足这一点下手了,本以为经过宋江兵败后,柴氏不会再对中条山动心思了,没想到柴可言竟然不信邪。
中条山是拓跋轻云的防区。她对这里的情况了若指掌,所以负责介绍着眼下的形势,“柴氏从函谷关和后方的商洛调兵,集结了大约六万多兵马。而随着风陵渡防线的建立,我们能投入中条山的兵马顶多就只有两万。现在中条山除了罗家盘和雪女峰,根本无险可守,以两万兵马来面对叛军,把握并不是太大。”
拓跋轻云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就是以现在手中的实力。很难守住中条山的。如果是平原地带,双方列阵正面交锋,就是兵力绝对劣势,拓跋轻云也有信心一战,因为麾下将士战斗素养以及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叛军的。但防守中条山,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定需要分散开来守着许多要点,对方靠着兵力优势轮番消耗,就稳赢不输。拓跋轻云可是非常头疼的,中条山难守,但又没有援兵。拓跋轻云头疼,其他诸将也是一脑门的愁绪,庞赫犹豫了下,小声道,“要不,我领着弟兄们去中条山驻守吧,叛军虽然强攻风雷镇,但短时间内还无法打到风陵渡口的。”
庞赫刚说完,东方瑾就摇了摇头,“不行,风雷镇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