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迈向进化之路(第1/4页)  一个人的创世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谓第二阶段,也就是经过剧烈的小行星撞击,达到改变火星轨道的预期目标后,剩下的小行星依旧要让它们落到火星上,但其中那些大型小行星,又不能让它们直接砸在火星上,不然,它们撞击火星产生的热量直接将火星变成一颗燃烧的熔岩星球,那样的话,等火星自然冷却,搞不好得等上几万乃至几十万年,地球诞生早期就经历过这么一遭,貌似花了几亿年才得以冷却。

    如何让这些大个的小行星落在火星上又不用猛烈的撞击?

    方案早就已经演算妥当,第一步,先让火星的引力将这些小行星捕获,成为火星的卫星;第二步,对这些小行星进行破碎,变成小块小块的,再落入火星。

    至于具体方式,逐星者号上可以破碎小行星的手段也不少,高能粒子炮、采矿船的震波等破碎设备,即便已经使用逐星者号上的组件新装配了五艘采矿船,面对数量庞大的小行星依旧是杯水车薪,要快速地完成小行星破碎的工程,必须得使用其他手段。

    肖瑞又用上了与改造火星同样的手段——撞击,推动已经成为火星卫星的小行星相互撞击,达到破碎的目的。

    看似简单原始的方式,用到这里所要求的技术依旧很高,必须得清楚地知道每颗小行星的内部的构造、质地,还得计算撞击轨道,避免出现小行星因为引力相互粘结,形成更大的小行星,落到火星上,直接把火星砸成一个窝窝头形状。

    最佳的方案就是推动一些主要由金属构成的小行星撞击那些岩石小行星,事实也证明这样做的效果不错,一颗锤子小行星可以粉碎多颗岩石小行星,自身损伤不大,反而会在撞击过程中得到锤炼,各种金属融合变成极其坚硬的合金,这一类小行星肖瑞将其称为锤子小行星。

    十多颗大大小小的锤子小行星在采矿飞船的推动下,围绕火星飞快地公转,将一颗颗岩石小行星撞得七零八碎,效率极高。

    此外,为了破碎一些难以通过撞击破碎的小行星,太空工厂兼实验室专门建造了一门用于破碎小行星的武器——小行星破碎炮。其实也就是一门电磁炮,通过电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瞬间达到极为惊人的速度,通过炮弹具备的巨大动能产生破坏力,要说电磁炮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地球上一些国家也已经造出,主要是这玩意对材料的要求高,使用超导材料提高电能的转化率,而且造得越大,威力也越大。

    其实,现在太空工厂已经可以制造粒子炮、震波武器,不过,这两种武器的技术要求高,制造需要的时间太长,破碎小行星的工期较紧,于是肖瑞选择建造电磁炮。之所以称之为小行星破碎炮,原因主要还在于炮弹上,金属炮弹内部包裹了一些冰块,射入小行星内部后炮弹爆炸,冰块受热汽化膨胀,炸碎小行星,不然的话,单纯的电磁炮可以穿透小行星,却不能达到破碎的效果。

    为了足以破碎一些大型的小行星,这一门小行星破碎炮造得相当巨大,光是两条导轨就有五公里长,因为工期紧,为了便于调整炮口,这门超级大炮就建在太空工厂兼实验室上。

    太空工厂兼实验室此时已经初具规模,仿佛一个有生命的金属构造,啃食着其所在的小行星,将原本长条状的小行星向着规整的球形转变,表面上可以看到一些形态各异的机械人蚂蚁一般忙碌着,工厂一侧的小行星破碎炮的导轨上,每隔一段时间冒出一道电光,随即一颗数吨重的炮弹激射而出。

    小行星破碎炮的轰击、锤子小行星的撞击,加上采矿船的破碎作业,一颗颗小行星粉碎成较小的碎块,坠落火星,由此形成密集的流星雨,浑浊的火星大气中一颗颗燃烧的陨石,散放色彩各异的火光,又有一些在半空中直接爆裂,蔚为壮观。

    这样接连不断的陨石坠落,摩擦大气产生的热量让火星整体的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