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技术性的资料,收集的方式很多,最简单的当然是从一些工程师、工人那里获取,或者把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毫不差地完整地记录下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基本上没有可操作性,稍微想一下就知道,地球上有价值的各种技术数量多么庞大,多么分散,全部整理出来是多么艰巨的一个任务。特别是较为高端的技术,那是一些国家的命根子,根本不可能外泄,肖瑞真要傻乎乎地去搞这些资料,估计没几天就被请去喝茶。
较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对地球上的一些产品,进行逆向工程,推断出这些产品所使用的一些技术,需要对这些产品、拆解、分析、并自行仿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掌握完整的技术。
这也是肖瑞掌控逐星者号后,作为飞船控制单元的赛格一直在做的事情,起初,肖瑞只是想让赛格逆推出逐星者号上的一些设备的技术,只是数据库缺失,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随着获取地球上的一些资料,倒是加快了进度,随着录入数据库的资料越来越多,数据库的智能核心的自我演算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逐星者号上拥有一些比地球高端得多的生产机械,同样可以通过破解这些设备,获得领先于地球的技术,节省许多技术发展的环节,比如3d打印,现在地球上也出现,完全颠覆了制造行业。如果肖瑞只想发财、享受生活的话,也没有必要如此费心费力,逐星者号的先进技术完全足够。但是,他的目的是改造火星,不单是将其变成一个宜居星球,还要在上边建立文明。
一个文明并非几样先进技术就可以撑起来的,需要的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所以,并不意味着有了新技术就可以“省略”老技术,新技术可能会有一些缺陷,老技术在某一天,或许会焕发新的活力,技术就是技术,作为技术储备,作为基石,不能省略任何一个环节。
“……以逐星者号上的空间,并不足以完成一些大型的试验,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大型实验室?”
每天晚上肖瑞也没闲着,改造火星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需要考虑的自然也多,肖瑞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哪怕有赛格辅助也是一样,没有其他法子,肖瑞也只能一步一步来,构建一个大体的框架,将改造火星这一大工程,分拆成一些小的计划,逐一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也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立即想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不行的话就先放一放,先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一些目前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只有靠脑洞来凑了,是以,肖瑞每每有一些想法,就让赛格记录下来,如此,逐步完善整个火星改造方案。
“舰长,请指定实验室建造地点。”
赛格让肖瑞拿主意,对于一根筋思维的赛格来说,实验室建造在哪里并无多大的区别,它考虑的仅仅是环境是否适合、是否具备所需资源等技术上的因素,哪怕肖瑞说建到地球上某个国家的首都去,它也不会反对,至于,由此引发的某国的反弹、派出军队攻击实验室,到时候,是撤离还是武力对抗?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问题落到肖瑞这里,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可就多了,赛格所说的大型试验,动静可能会有些大,考虑到隐秘性和安全性,地球排除;月球倒是可以,距离地球还是近了一些,不保证能躲过人类的视线;今后的重心放在火星那边,还是离那边近一些比较好,火星当然不适合,等到肖瑞的计划开始,将会面临小行星的轰击。
“选择一颗合适的小行星建立实验室吧,最好离火星近一些……”翻了翻小行星的轨道资料,按照火星和小行星的运行轨迹,彼此的距离根本不固定,当即有了一个想法,“嗯……最好能否让其成为火星的卫星,可以先建立,等到时机适合,将其推到火星的卫星轨道上,可以办到么?”
“技术上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