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灵魂计算机(第1/4页)  无限之低调修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43——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多用途计算机。一般认为它是现代计算机的始祖。与eniac计算机研制的同时,冯·诺依曼与莫尔小组合作研制edvac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方案,其后开发的计算机都采用这种方式,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的发展,一般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习惯上称为四代。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到50年代后期),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础器件。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采用的主要器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速度和可靠性,降低了价格。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器件,功耗c体积c价格进一步下降,速度和可靠性相应的提高。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70年代初至今),70年代初,半导体存储器问世,迅速取代了磁芯存储器,并不断向大容量c高速度发展。1984年内含2300个晶体管的tel4004芯片问世,开启了现代计算机的篇章。

    现代计算机一般由主机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主机一般由cpuc主板c内存c硬盘c显卡c光驱c电源c机箱c散热器等组成;输入输出设备一般包括键盘c鼠标c显示器等。这样由主机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了一台裸机,只有再安装好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以后,才称得上一台真正的计算机。

    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c处理c输出和存储4个过程。

    1输入是指接受由输入设备(如键盘)提供的信息;

    2处理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并按一定方式进行转换;

    3输出是将处理结果在输出设备上(如显示器等)显示或打印等操作;

    4存储是将原始数据或处理结果进行保存以便再次使用。

    这4个步骤组成一个循环过程。输入c处理c输出和存储并不一定按照上述的顺序操作。在程序的指挥下,计算机根据需要决定采取哪一个步骤。

    个人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是通过输入设备(键盘或鼠标等)输入用户的操作命令或数据,计算机的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接受到输入命令后,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在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或打印机等)上输出,也可以将结果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硬盘或软盘)上。因此,计算机对于某种输入命令所要进行的对应操作,是由事先保存在计算机中的程序决定的。

    经过半个多月的回忆以及反复推演,这天潘力开始着手计算机的组建。因为誓约种子包含潘力精神力这一特性,

    第一点,输入设备完全可以有潘神替代,或者潘力直接通过精神力输入。甚至是可以完美解决语音输入。现实中为什么语音识别如此傻不拉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电脑无法超精准地识别人的声音波长,因为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不同的,还有恐怖的多音词,多音字,同音字,这涉及到博大精深的语言学。

    电脑需要建立非常庞大的数据库。目前国家机构通过中央处理器已经解决比较初级的语音智能系统,但是在民用领域还是浅尝辄止,突出代表有苹果手机的语音系统,百度语音输入,微信语音输入等等。

    同理第三点,关于输出也能完美地呈现在潘力的那一缕精神力之中,只是目前还无法解决成像问题,因为潘力不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这点后期可以通过虚拟网,或是通过图书馆找到相关资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