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盒里的物品
等风飞忙完民政局的事物回到福利院的时候,警察也检查完准备回派出所。风飞从院里的工作人员那打听到,老孙头是正常死亡。正常死亡的话中午要吃一餐白事饭,就要拉到火葬场火化了。
按习俗来办的话,老孙头的遗骸是需要放到死亡后的第三天才拉去火化的,可这里是福利院,不是在家里,连做做法事的道士都不用请。
等把老孙头火化完送到北院后山埋得时候,风飞这才发现这是昨晚放那个铁盒的坟。当把老孙头的骨灰盒放进去封闭以后,风飞在一阵空荡中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风飞直接走到床边的桌子上拿起那个铁盒,凌晨的时候是老孙头从坟里拿出来再到房间里交给他都没好好看一眼。现在拿在手里仔细打量着这个铁盒,这个铁盒的颜色和不锈钢一样,长方形状,长约30公分,宽约15公分,高约10公分,拿在手上倒也没多少6重量。
风飞打开上面的盖子,入眼的是最下面一个大八卦,八卦上面放着几圈不知道什么材质做的红绳,一把匕首长短的铜剑,一快婴儿巴掌大小像琴一样的淡金色玉?他不确定的拿起,刚入手很是温润。听老孙头说的,这看着像玉的东西在那个水泥坟里放了二十年,怎么会是温的?并且他还不能判断这是不是玉,黄颜色的玉有不少,如和田黄玉,黄龙玉和黄晶也叫黄玉,自古至今都没有流传过淡金色的玉,
暖玉他倒是知道一些,比如和氏璧c和田帝王玉,入手既暖,那都是无价之宝。他拿在手里不论是看光泽c还是手感,都和玉一样。在校时他的讲师是中国考古队的一名资深教授,每次讲课都会从湖北省博物馆中带些古代的小件去,其中最多的就是玉石类,对玉方面风飞还是有很大的把握去判断。
心里有了谱之后确定这是一块纯正的淡金色暖玉,恐怕价值不在和氏璧c和田玉之下。他很奇怪,为什么他的父母会给他留下这样一块玉,拥有这玉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他再仔细观摩这块像琴般的玉,一看,这哪里是像琴,这就是琴!上面有琴弦,只是琴弦很细小,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是琴弦。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放大镜对着看去,这才看清:此玉正面稍隆起,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六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八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并且不止几根弦,慢慢数下来足足五十根弦!琴都是七弦的,为什么这个玉琴会有五十根弦?想到这,风飞掏出手机在网上搜索到,原来这不是琴,是瑟,而且还是南北朝以前真正的古瑟!一个用淡金色暖玉做出来的古瑟!
古瑟在先秦便极为盛行,严格的说古瑟至南北朝时期已经失传,据唐宋以来文献所记载历代宫廷所用的瑟,与古瑟在形制c张弦c调弦法诸方面已有较大的差异。先秦的古瑟是五十根弦,到了南北朝之后就演变成二十五根弦流传至今。
此时风飞放下手中的玉古瑟,拿起那不知道什么材料做成的红绳,红绳就像几十股缝衣服的细线拧起来般,入手很是柔软,伸展开有半米开外,上面模模糊糊还画着一个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的图案,和老孙头给他那纸张上的模糊图案差不多。
风飞放下手中的红绳拿起来那把短铜剑,又在抽屉里找出一把尺子量了下,剑身长16公分,宽5公分,剑柄长10公分,剑刃有几毫米厚,中间部位大致也有3公分厚,整体呈铜青色,两侧剑身有模模糊糊雕刻,风飞当时就确定些剑不是现代出品,回想所有的历史记载也实在看不出这短剑什么时代什么类型的剑。
放下短剑取出盒底下那个大八卦,整个八卦大概15公分x15公分的规格,中间部分一块婴儿巴掌大小的模糊铜镜。八卦的每个边上刻着一个字体,风飞看着这不认识的字体脑袋里一个灵光闪过:甲骨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