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体质进化的方向与未来的研究领域(第1/3页)  生命跃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了大家一段思考的时间之后,张亚老师继续说道:“目前,在人体体质增强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大的方向。

    第一,细胞能量领域。

    我们都知道细胞产生能量的细胞器叫做线粒体,线粒体可以看作细胞的发电厂,

    发电厂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发电厂的工作年限也是有限制的,到了一定的年头厂房机械老化就没用了。

    文修敏院士的工作成果就是增加了发电厂的数量,延长了发电厂的使用年限。这反映到人体上就是心肌细胞能量增强,心功能增强,骨骼肌细胞能量增强,力量增大,速度变快,神经细胞能量增强,大脑思考的强度和时间延长,效率增加等等。

    可以说细胞能量领域带来的突破贡献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几乎可以使人类的一切方面都得到加强,而不仅仅使基础8项体质。

    这也是为什么b级体质的新人类虽然在基础体制上较c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实际上两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因为新人类可不仅仅是基础8项的提高,而是几乎所有方面的全面提高,所以新人类跟普通人类的实际差距远比基础8项所能反映出来的要大的多。

    大家继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除了增加发电厂的数量和延长使用时间以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增强细胞的能量。

    我这里抛砖引玉,大家课后也可以回去好好思考下,说不定你的一个想法会让你今后在这个研究方向上走下去,最终改变世界呢。

    发电厂发电,除了需要厂房机器以外还需要什么?原料吧,比如水,煤炭,石油,天然气,日光等。

    我们不妨设想下如果原料的质量提高了,是不是发的电就更多了,线粒体是通过主要的有氧酵解和补充的无氧酵解来提供能量。

    而消耗的人体内物质就是糖类,糖类在线粒体内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一些列的反应,从而释放出供人体直接使用的能量。

    如果我们能够增强糖类的质量,增强氧气的浓度是不是可以提高能量?

    进一步想想,蓝星以外的星球很多都没有氧气,甚至说没有任何气体,我们的文明要扩张除了进行外部条件的改造这条路,也有着自身改造这条路。

    在一个没有氧气的星球,我们既可以建立一个封闭的空间来产生和保存氧气来维持人类的生活,也可以改造我们的身体,让我们不需要氧气也可以生存!

    蓝星上氧气大约只有20,而氮气占据了70以上,试想有一天人类可以像利用氧气一样利用氮气,那么我们的能量是不是就会立刻提高3倍以上!

    再进一步想想,如果有一天细胞的能量产生能够彻底摆脱掉气体,那么人类是不是在文明扩张的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天高海阔,鱼跃龙门!

    我们继续举例,糖类与氧气反应,改变了一些化学键,产生了非常微弱的能量,与工业上的核裂变与核聚变相比完全微不足道,与理想化的质能转换公式转换的能量想比就更是沧海一粟了。

    1g糖完全氧化产生的能量大概是16000焦,而1g铀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约是75000000000焦,1g氢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约是2600000000000焦。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人体有朝一日如果能从糖类氧气的供能模式变成核裂变的供能模式,那么我们人体的能量会提高4687500倍,如果变成核聚变功能模式,人体的能量会提高162500000倍。

    当然这只是科学上的终极幻想,想要实现实在太难,需要改变人体细胞的整个运行模式,人体的强度要想达到核裂变与核聚变的所需要严苛条件,那也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这还不是最强大的模式,根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