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秦严达大骂几句,便领着米仓六雄顺着后门冲了出去。
见他们走了,这荆帮领头的对那武当弟子言道:“咱们要不要追上去?”原来他们是一头的。武当弟子笑道:“不用了,这东西经他们一闹,更到不了他们手上。用马贼的手法在这儿可行不通。走吧,且听听上面如何吩咐。”说罢,武当弟子和荆帮的人也离开了客栈。
柳迢青这才松了一口气,说到:“好家伙,这阵势,幸好盯上的不是咱们。不然有三头六臂也不顶用。”
满亭方一旁说到:“也不知那两个人手上有什么奇珍异宝,竟让那些人如此紧追不舍。”
柳汤说到:“能让米仓六雄盯上的,料想不是什么一般什物。也肯定不是什么金银财物,那两人不过一个小包袱,看似也不甚沉重。”众人皆点头赞同。
柳迢青又说到:“大家接着休息吧,别做他想。虽说那群人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但明日我们还是早早离开这江陵城,以免有别的变数。”
第二日柳汤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今后的行程。柳汤先说到:“昨夜虽说虚惊一场,但大家也千万别掉以轻心。自这江陵之后,车队就没有官军的保护了。我们还是老办法,所有人分成三波。最前面的人打探路子,中间的人保护生辰纲,后面的人看着有没有人盯上咱们。”大家点头表示赞同。
柳汤继续说到:“我,卢六和杜镖头等六人走最前面探路,老满陆川广洋等五人殿后,其他人跟随车队。切不可再同之前那般舞旗张扬,一定要扮作普通商旅的模样,大伙儿可有疑问?”
柳迢青说到:“爹,我老是跟着人群走,那多无聊啊。我早就好了,也想出把力气,不如也让我跟你们做先锋。”
柳汤摇了摇头,说到:“荒唐,这不是儿戏,临走之前你娘千叮咛万嘱咐这路上你可不能出半点差池。”
柳迢青知道这是为他好,虽心有不甘,但还是接受了。白玉桐不住地调侃:“少庄主有那么多典籍可看,还有小仆为伴,怎么会无聊?”柳迢青有口难言,心想以后定要这个小丫头好看,只得默默坐上马车。车队出了江陵城,顺着汉水直奔襄州而去。
已是深秋时分,所谓“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天空不做美,瓢泼大雨倾然而至,将车外面的弟兄淋了个落汤鸡。众人连忙披上长斗笠,给生辰纲的箱子铺上草席。柳迢青看到白玉桐等人一身狼狈的样子,深感上天对自己不薄。他心里却没在这雨上,而是想的是昨夜那个身手不凡的武当弟子。
谁料走至中途这夯土大道禁不住大雨滂沱,变得泥泞不堪。又走了没多久,底下来报,由于生辰纲都是货真价实的赘手货,好几辆马车陷进这泥潭里去了。
柳汤在前面探路,这车队便由柳迢青说了算。他下令车队暂缓行进,让白苧呆在车上,自己则撑起油纸伞去察看情况。官道实在是太糟糕了,马车陷得很深,人推马拉都不顶用。于是柳迢青说到:“大伙儿先把货物从车上搬下来,再将马车从中拖出!”
白玉桐在一旁说到:“还要行啊?”
蒲柳山庄一个叫冯四的兄弟附和到:“少庄主,这他姥姥的鬼天气,咱这回把马车推出来,估计走不了两三路又得趴下。”
另一个押车的弟兄说到:“是啊,欸!少庄主您看前面,两箭之地左右有个茶棚,不如咱先避避雨,派个人上前头请示庄主,您看如何?”
柳迢青平素最讨厌阴湿天气,他看到远处果然有个茶棚,心想:“不如就这样办吧。两步一停,还不如不走。”于是他令大家或搬或拖,将车队移至前方茶摊,大伙儿避避雨再行打算。
待到了茶铺,只见一个老翁,一名小童,小童看似与白苧年龄相仿。老翁见到众人,即刻披上蓑衣,就要撤棚走人。柳迢青连忙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