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弟子的回答。
伯颜站了起来,回答显得不假思索一般脱口而出了,“不知道。”
先生笑了笑,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你知道儒家的礼圣名讳吗?”
“先生说的是儒家颜回圣人?”伯颜回有点不确定的回答,因为这个问题似乎或许简单了,也因为先生让他读南方儒家的书,因此他也不敢直呼礼圣的名字。而且他也知道其实他的名字放在儒家礼法中,算是逾越了。
先生忽的轻叹了口气,有人能治百乘之国,有人能治千乘之国,然而有人却能治天下。面前的伯颜回终究不是颜回,不似颜回温良恭俭让,也没修儒家仁义礼智信,但也不需要是颜回。
先生来到草原,正因为这里是儒家法外之地,他想看到一个与从前不一样的世界。是否仁义礼智信不需要修行得来,而只要本来人性如何便如何?温良恭俭让是否也是如此,不是后天养成,而发乎本心最好?“修道之谓教”或许真的错了?“率性之谓道”是否更好?先生不明白,他需要做学问,用天下来做学问,他需要明白他以前的学问是否错了。
看着眼前的伯颜回,先生笑了笑,刚才伯颜回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从乎他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就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问,然而伯颜竟不自知。
先生笑在于他从伯颜身上找到了另外一种学问的本质,那即是率性,自然道德的最高境界,或许这一方面体现在伯颜回身上,面前少年的贤德已不输于当年那位求学于至圣门下的名叫颜回的圣人了。
先生看着面前等身的少年说道,“你回去告诉长老们,大唐边界的军队抽离后,不要想着让手下趁此刻大唐边关薄弱便挑衅唐军。否则挑衅之人和纵容挑衅之人,部落部规论处。”
何为阳谋?李仪与李卿宜如此聪明的人岂会看不懂先生的这一手棋?但不得不将部分兵力抽调到道门接壤出。因为与道门的第一战,绝对不能输!
为何有饮鸩止渴的笑话?为何还有拆东补西的人?不是天下间的道理。不够明显,也不是这些人不够聪明。而是不得如此。如此种种,便是阳谋。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