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燋会来临(第2/3页)  词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程参与所有的活动,直至燋会结束;同时,他们也会受到祭祀上最好的气运洗礼和保佑,当然,这也是要捐出相当高昂的筹办费用才能参与抽签的,毕竟这种大型的活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运转。

    第二天,燋会的活动叫拜村,顾名思义,所谓拜村,就是一户一户,一家一家的去拜贺,舞狮拜贺,燋会是有舞狮的,活动需要从头到尾将全寨每一户都拜一遍。

    燋会第三天的活动叫行乡;行乡是拜村的放大版,怎样一个放呢?行乡拜的不再是寨里人家,而是把周围所有村寨的寺庙古迹c通玄古树等都去参拜一遍。

    至于燋会第四天的活动,叫送天王。在燋会开始时,会祈求天上天王神灵下凡,布施c保丰收送福寿等,燋会结束后,同样要将各路天王送回天上,送完之后,燋会也就正式结束了。

    这送天王仪式其实是在第四天凌晨进行的,等到日上山头的时候,燋会所有活动一般早已结束。

    小洪极把书一合迅速放下,和英子奶奶一道,直奔燋会驻地而去。

    远远就看到距离土地庙尚有一段距离的路口,用青翠松树搭建起来一个大门,上面插满了彩色小旗帜,还挂满了霓虹灯,当然,霓虹灯在白天是不开的,到了晚上才会绽放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辉。

    英子奶奶拉着他,直接穿过青翠的大门,径直朝着一个搭好的舞台走去,这舞台搭在已经收割的稻田里,离另一个青翠出口很近。

    一路上,小洪极好奇的看着,从之前青翠的门口走进来,映入眼帘的是土地庙,土地庙对面,搭有一座用雨布闷盖的高大神台;神台与土地庙往里是一个舞狮广场,舞狮广场一侧立有一墙,墙上挂着张大银幕,是晚上看电影用的。

    舞狮广场再往里走能见到袅袅炊烟,没错!这儿就是公众食堂了。公众食堂再往里是一个舞台,也是他和英子奶奶此行的目的地——戏台。

    戏台搭得很简陋,舞台四个角打下木桩,再固定起四根笔直的大柱子,四个木桩两两之间再打下木桩,再次固定柱子,舞台中间打下一根主梁柱,这根最大最长也最高,如此便搭起来了一个框架。

    再在这个框架中打下同等高度的小木桩,平铺上木板,地面也就成型了;舞台四周在柱与柱之间,钉上交叉的木板,再覆盖上一层雨布,一个舞台也就搭好了。

    在舞台中间,以主梁柱为分界点,横向拉上一块大雨布,将舞台一分为二,前半部分用来表演,后半部分则是化妆室。

    此时,舞台下已经站了不少人,看来戏班子也已经到场了,正在准备演出。

    小洪极向舞台上看去,只见舞台两边各有一个门,用一面长布遮掩着,门顶分别写着“出将”c“入相”二字,门口两边则坐着些手拿铜锣二胡皮鼓钵等乐器的乐手。

    到场观看戏演的人,老年人占了绝大部分,中年人则占少数,青少年又比中年人更少,毕竟老人家那个年代的娱乐活动,也是看戏居多,而且还不是经常有看,所以遇到这种机会又怎会错过。

    这亦是英子奶奶拉着他直奔戏台的原因之一。

    中年人嘛,则是各有各的忙,而青少年却是感觉哪里欢乐多,就往哪里跑,燋会这么大的活动,不仅仅是戏台这边好看好玩,其它地方也有欢笑声隐隐传出,比如舞狮那个广场,现在就颇为热闹,其实他也想去看舞狮的,奈何被英子奶奶拉得紧。

    “咚!”

    一声悠长的锣声响起,接着是小鼓有节奏的敲响,戏要开始了!英子奶奶拉着他连忙挤到前排。

    刚刚站定脚步,只见一个脸上妆容清秀,头戴珠冠的男子从戏台左侧“出将”口走出,双手提着长袍,跟着乐器的敲打节奏,碎步绕着舞台外围疾走一圈,然后又在乐器的击打声中,并起双指一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