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城西,十里外,青山绿色,屋脊连绵,一道灰色的院墙围着这些建筑转了一圈,形成了一座宏伟的巨宅。
顺着巨宅正门的方向,一块漆黑的牌匾上,铁划银钩的印着三个金漆的大字。
“神鹰门”
牌匾下,颜色朱红的大门大大敞开着,六名孔武有力的大汉仿佛石柱雕像一般,沿着门前石阶左右柱立着。
此时,神鹰门内,一名小男孩正迈着脚步,快速的向着内院方向走去。
小男孩年纪不大,大约十来岁左右的样子,浓眉大眼的,模样却长得十分瘦小,一身洁白长衣紧贴在身体之上,包裹出一幅排骨般的躯体。
一路上,看见小男孩的身影,不少神鹰门弟子纷纷都一脸亲切的招呼着。
虽然小男孩到神鹰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满打满算不过两日的功夫,可是周围众多神鹰门弟子早已经打探出小男孩的身份由来。
小男孩他原本乃是一名四处流浪乞丐,两天前,他饿晕在道路一旁,结果遇见了自家小姐,被她救了回来了。
门主得知了此事之后,不仅让小男孩留在神鹰门,还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叶知秋。
对于门主这番举动,众多神鹰门弟子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已经看出,自家门主显然已经有了收小男孩为徒的打算。
这也是为何现在许多神鹰门的弟子们看向小男孩的眼里带着羡慕神色的缘故。
要知道,作为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武林大派,神鹰门门下弟子上千,自然不可能人人都是门主的亲传弟子。
与许多武林门派一样,神鹰门门下的弟子分为两类,就如同少林寺的出家弟子与俗家弟子一般,只是因为派别不同,各自的叫法也就有所不同,神鹰门则分为内门弟子与外门弟子。
其中,神鹰门的内门弟子,他们都是拜过师,由门主收下的亲传弟子。
至于那些外门弟子,他们大多是一些仰慕神鹰门武学,最终加入神鹰门的弟子。
在叫法上,这些外门弟子只能称呼神鹰门的门主为门主,而内门弟子,他们则称呼神鹰门主为师傅。
神鹰门内外弟子之间亲疏有别。
那些外门弟子,他们多是有家有室的,其中不乏一些大户人家的子弟。
不同的是,神鹰门的内门弟子,他们中许多人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乃是由神鹰门自幼培养长大的。
比起外门弟子,因为神鹰门的内门弟子多是孤儿的缘故,对于神鹰门,他们最是忠心耿耿,因此在神鹰门里,门主对于他们极为为重视。
内门弟子不仅可以学得神鹰门里更为高深的武学,而且他们的武功都是由门主亲自负责传授。
而外门弟子,倘若没有经过允许的话,他们根本就学不了神鹰门里最为精深的武功,并且他们的武功一般是由内门弟子代为指导。
神鹰门弟子虽多,可是内门弟子数量稀少,站在周围的大多数都只是神鹰门的外门弟子罢了。
而小男孩将来成为内门弟子之后,在神鹰门里,他的地位必然在他们这些外门弟子之上,因此一路上许多神鹰门弟子对他表现得极为客气。
只是叶知秋以往作为乞丐时,那里经历过这样被人如此亲热对待的场景。
面对众人热情的招呼声,他微微低着头,小声的回应着,神态很是拘束,脚下的步伐顿时加快了许多。
神鹰门面积极大,也不知道占地多少千亩,周围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高房大门,应有尽有。
神鹰门内院本是门主以及内门弟子住处所在,眼下大多内门弟子外出不在,随着叶知秋进入内院深处,周围只剩下他一人的脚步声响。
好在昨日小姐带他走过这里,叶知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