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母亲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你皇姐比起你来说,受了太多委屈,所以你母妃才会更爱她一些。她并不是不爱你,只是——”景如是很想安慰他。
“只是我有父王、皇上、贵妃乃至全天下的疼爱,可皇姐只有她一人,所以她爱皇姐甚过我。这些我都明白。”不等她说完,康惜赐就把话接了过去,“可是父王不明白,他故技重施,在母妃睡着时,偷偷将皇姐送入了宫中。可贵妃本就不太喜欢皇姐,又怎会悉心照顾她,在宫人的疏忽下,皇姐掉入了御花园的池塘里。当晚,她就发起了高烧,整个太医院都出动了,但即使这样,还是没能救回她。皇姐死后,母妃彻底疯了。她不记得任何人,只记得她有个女儿,她抱着一个枕头,当做皇姐还活着。她不肯吃饭、不肯睡觉,只对着枕头说话。年迈的外公从岭南赶来,但母妃连他都不认识了。临走时,外公对着父王说了一句话:‘我沐英一生自认慧眼如烛,看人从无偏颇,但却惟独错看了你;你康嘉年对得起江山社稷、百姓黎民,却偏偏对不起吾儿。你是帝王之才,却不配做丈夫与父亲!’。”
“外公说完这番话就走了,他并没有带走母亲,因为他知道母妃是不能离开皇姐的。半个月后,当所有人都放松警惕时,母亲自缢了,她只留下了一行字:将我与我儿同葬。”说完了结局,康惜赐反倒松了口气,他轻声说道,“母妃并没有疯,她只是不想活了,所以她装作谁都不认识,装作思念成疾,只等一个时机,便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景如是已无法言语,因为她早已泪流满面。
世人皆道他天纵荣宠、一世无虞,却不想锦绣风光的背后,也隐藏着这样伤痛的往事。
难怪他说她无需担心,他不是多情之人。在看到父母之间的悲剧收场时,他的内心定然已是无尽阴霾。他不放纵,不付出感情,冷眼看着这世上的红男绿女,却从不动心。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懂得,深刻却无法专一的爱,带来的注定是镌刻入灵魂的伤痛。
所以他绝情弃爱,努力让自己变得像冰石一般,以为只要不爱上任何人,那就不会痛了。但他的内心深处又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洁癖,即使在他下定决心任何人都不爱时,他也做不到为了传宗接代而迎娶一门又一门妻妾。
他像他的母亲,渴望纯粹的爱情。却也如同他的父亲,冷静理智,有着厚重的责任感。
这样一个矛盾又坚强的男人,她原来一直都看错了。
“其实我对母妃的印象并不深,在有限的记忆中,只有她对我不苟言笑的表情。因为她是自缢,这样的死法对皇室来说是极大的丑闻。所以她死后,皇室还对外宣称她在养病。甚至我也是在懂事后才被告知真相。”更像是一种宣泄,起了头就无法再停止了,康惜赐没有注意到怀中人的表情,仍在自顾自地说着,“可是直到父王也离世后,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手记。但那不是他的,而是属于母妃的。我从第一页第一行字读起,整整读了七百八十一页。”
“手记是从他们成亲写起的。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位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她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她一定要成为一位好妻子,来报答他。她写了很多生活中的琐事,我从未见过哪一个人对生活有如此多的感触,所以我想那时的母妃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到了中间部分,她就已经焦躁不安了,因为她无法为父王孕育孩子。但父王却从不给她压力,反而还一次次安慰她。正因为有这么体贴的丈夫,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他生下继承人。于是她跋山涉水、遍访名医,尝试过很多民间的偏方。最严重的一次,她因为误食有毒的草药,而险些丧命。或许是老天终于被她的诚意感动,在婚后的第五年,她终于怀上了孩子。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她以为父王会失望,但看到父王开心得手舞足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