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不能长待,咱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可以探寻,如果不行还得赶紧上去才是。”
麟涧有些得意的告诉我,说自己刚才在这里绕了一圈,发现西北方有个向内延伸的冰洞通道。
向里走了一小段后又延展出了左右两个冰洞,结果就没敢再向里深入。
“既然有路,咱们当然要进去探个究竟。这次我在最前面开路,陈流溪在中间,麟涧在后方垫底,发现情况后及时告知我们。”
他俩听我这么安排都表示不同意,而且争着要在前方开路。
我摆了摆手道:“你们两个谁在前方都不保险。麟涧,你要随时观察印记的变化,容易分心,前方如果有危险难免注意不到;流溪,你雪山经验还不太够,再说我们两个大男人怎么能让一个小姑娘在前方趟雷。不过你反应够快,如果我在前面发生什么危险,可就全靠你搭救了。”
我微笑着看向陈流溪,眼神里表现出了绝对的坚持,没等他们再说什么,我便向麟涧刚才所指的西北方向走去。
他俩见我如此坚定,也就没再多言,只是陈流溪小声嘟囔了两句,好像对我认为她还是小姑娘这点有些不满。
很快,我们便来到了麟涧之前发现的那个冰洞通道。
三个人小心的向里深入,好在通道还算比较宽广,除了地面有些光滑以外,倒也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走了大概五分钟,来到了麟涧说的左右分开通道。
仔细看了看眼前这两个冰洞,看不出是天然形成c还是人工开凿的。
麟涧看了眼胳膊上的印记,再次确定没发生变化后便问我该选哪条路,要不扔鞋决定也行。
我瞥了他一眼,仔细查看了两边的地面后指着右边冰洞说“要不试试走这条。”
麟涧不太同意,他认为左边冰洞稍大一些,而且地面更为平坦,安全度相对较高。
我看了眼陈流溪,她似乎也比较同意麟涧的选择。
我示意他们看向地面后说:“如果这两个冰洞通道都是天然形成的,那么怎么走都无所谓,没什么选择的必要,但是你们看下地面。
我们假设两个通道都是“人工开凿”出来的,而且经常有活物往来。
那么左边这个冰洞虽然比较大,但冰体形成的地表里,到处都是发白的气泡,透明的不够纯粹,而且过于平整。这说明没有c或是很少有外部的作用力挤压,地表里的冰体气泡无法排出,从而形成的白块。
右边这个冰洞则不同,虽然洞口相对小一些,地表深处发白的气泡也很多,但地表最外一层却比左边的冰洞更加透明光亮,而且多少有些起伏。
这就说明了右边这个冰洞,可能经常有重物往来c摩擦挤压过,使得地表最外这一层经过作用力后,排出气泡而变得起伏。
至于光滑透明就更好理解了,当然就是来回摩擦所导致的,只不过是人c是兽c还是什么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鸣禅,蛋扯得有点大吧?”
麟涧质疑的盯着我问道。
我笑了笑:“是有点大,不过不是扯的,如果这个大胆判断成立的话,那就太可怕了,这说明在梅里雪山的腹内,曾经一段很长的时期里,右边的冰洞通道可能像个“城隍庙”似的人来人往,才形成了现在的地貌。
这个繁华时期至少维系了几十甚至上百年,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两个洞口地表冰层上的严重不同。
按照这个结论来推的话,左边冰洞当然就是个坏的选择,因为它毫无生气。”
陈流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问我会不会是野兽造成的,说不定这雪山腹内栖息着庞大的动物群,像是豹子c羚牛c黑熊或大小灵猫之类的,这些都是梅里雪山盛产的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